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拭剑
中援兵尽数不在,家里多是女眷仆从,如何应付得了这有备而来的流民,想报信儿

    也难。

    所以现在丞相府上的人出不去进不来,被流民围困,无法派人通知援军,一时陷入困局。

    芸娣看到被拍得砰砰直响的两扇朱红大门,特地吩咐仆从取来桓猊挂在书房里的佩剑,手越发

    捏紧,喝道:“开门!”

    管事惊道:“三娘子,不可开门,若冒然应敌,可能有奸细混入宅中,后果凶险。”

    芸娣依旧语气高扬,“流民显然是有备而来,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今日不开门是死,开门亦是

    死,桓家的人不能怯退,不能让这些作乱的流民践踏了我们的骨气。”她咬咬牙,抽出桓猊的

    佩剑。

    刀光剑影之间,仿佛封印的战场厮杀被解开,一股激愤的热流在她心头盘旋,芸娣目光坚定,

    斩钉截铁道,“桓家的人,怕这些狗贼做甚!拼死要杀出一条血路!”

    在场人有的恐惧,有的愤怒,有的怯退,但无一例外,都对外面作乱的流民深恶痛绝,眼下听

    了这番话,无不受振奋,正准备背水一战。

    千钧一发之际,倏地,外面有人高喊道:“官府的人来了!是建康的活煞神!”

    谢玑不仅带来廷尉的人手,身旁还带来禁军,最终将流民擒拿,带回去严刑审问。

    这时桓府的每个人脸上都落着一层冷汗,要是刚才真被流民闯进来,后果不堪设想,芸娣

    道:“先生最快的时间也要半炷香后赶到,怎地来早了?”

    谢玑道:“丞相早知今夜他离开,府中必定生事,于是嘱托我照看。是我大意,只派几个手下

    盯梢,不曾想流民闹这般大。”

    芸娣心想原来是阿兄的安排,声音不觉缓和,行礼谢道:“今夜若不是先生,桓府上下早已成

    为他人手下的踏脚石,我替他们向先生道谢,宫中可有消息?”

    谢玑垂眸望她,“眼下儒学馆与道学馆的学子争吵不停,无法定夺,正往宫里去。”

    芸娣起先疑惑此事与宫中局势有什么关联,转念一想,灵犀倏地点透,这件事不仅不大,而且

    牵一发而动全身。

    儒道两家素来竞争激烈,一家是前朝正统,一家时下盛行,背后实则是君主与世家的对决,两

    派争锋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局面下,令皇上想起桓琨极力筹建儒学馆一事。

    世人皆知桓琨喜清谈道风,迎合世家心态,而他这般地位,又费力在建康修建多处儒学馆,遭

    人非议,何尝不是拥护至上的皇权。

    一旦想到这层,皇上很难不回想南渡之初举步维艰,君臣之间和睦融洽,同心协力,桓琨更是

    献计出策,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吴语,与郡望联姻,给以高官厚禄,将南渡士族与流民安置在

    吴姓势力薄弱的边远地带,不过几年,奴客纵横,固吝山泽,为京口之蠹,打破吴地郡望独大

    的局面,乃至有今日蒸蒸日上的兴荣。

    最后皇上会想,赤龙所做一切,是为江山社稷,亦是为他这个皇上。

    赤龙二字,赤子之心难得。

    由两派争锋到儒学馆再到往昔,一环扣一环,勾起皇上感慨草创之艰难,君臣之默契,皇上虽

    喜猜忌,但也宽仁重情,如何不开恩。

    皇上虽难以掌兵权,但仍是一国之君,皇室威严仍在,发生这样大的事,七家家主进宫首先得

    到皇上的允准,虽说有点像走个过场,然而皇上倘若为桓氏说话,世家明面上也无可奈何。

    一旦双方这场僵局开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玉貂裘简介 >玉貂裘目录 > 第一百零七章 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