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411章:《杨修之死》(2)
    chap_r();    躺在床上想起文中的内容才发现似乎漏掉了一个方面。

    根据《杨修之死》后面的内容,杨修似乎是参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而这个活动站错了队足以丢掉他的项上人头。

    所以,杨修的死可能跟这部分的关系更大。

    毕竟,夺嫡之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管鲍之交这个程度的。

    何况曹丕的主要谋臣是司马懿陈群,而朝堂上还有贾诩等人支持曹丕。

    自然,司马懿和贾诩是怎样的人大家都明白。

    所以,随着夺嫡之争的尘埃落定,面对这几个人,很明显杨修就只有一条路了。

    自然,在立曹丕为世子之后,曹操已经明白等待杨修等跟随曹植的谋士的将是怎样一条路。

    所以在差不多的时候找个借口结束掉杨修的生命就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从才能来看,杨修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在曹操离世之后生出什么计策来说不定会让曹丕和曹植走上骨肉相残的道路。

    这么一来,刚统一的北方必然会出现大乱。

    毕竟,不久之前,正是袁绍死后几个儿子互相争斗才给了曹操一口吃成胖子的机会。

    所以,为了消除这些后患,曹操只能亲自找个理由松杨修上路。

    这么一来,《杨修之死》似乎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李老师似乎内容也是按照这个节奏来的。

    自然,杨修之死也很快就就给归纳出了三个方向。

    这三个方向中,第一个自然就是说杨修想的总是和曹操的想到一块去了,所以心胸狭隘的曹操受不了这样的感觉,于是一直在寻找下手机会。

    而这次“鸡肋事件”则是最终的导火索,毕竟,军中的事情就是这样——手起刀落不留情面。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样子也要做足,比如夏侯惇就是完美的配角。因为,夏侯惇是曹操最为倚重和信任的人,所以曹操对夏侯惇的责骂其实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不过,在处理杨修的过程中同时做出降罪给夏侯惇的姿态则可以给人以办事公平的形象。

    而第二个方向则是指向于军令如山。

    如果将文章取自的章节全部读一遍就可以明白,曹操这个时候刚好打了个打败仗。自然,打了败仗心情总归是不好的。而下面的人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擅自收拾行装自然就想当于违抗军令了。既然违抗了军令,那么被军法处置自然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就是杨修过于喜欢卖弄“小聪明”终于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生之祸。

    第三个方向则认为是因为杨修卷入了夺嫡之争。毕竟,在这样激烈的斗争中,失败者确实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接着,李老师问:“这杨修究竟是因为哪个方面的原因才导致死亡的?”

    袁理马上站起来说:“我觉得是第三个方向。因为杨修确实卷入了夺嫡之争,因为之前我查了资料,杨修没有在这个撤军之前被杀。杨修是死在了洛阳,是曹操死前不久找了个机会……”

    不过,袁理的话还没说完陈全就抢着说:“是第一个方向吧。毕竟,文中就是这个意思。杨修不会做人,不给人留面子,任何时候都当锥子强出头。”

    苏野也站起来说:“嗯,没错。就是的,那句话好像这么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接着,又有不少人说出了看法。

    似乎同意第一个方向的人占大多数,当然,也有少量的人同意第三个方向。

    而第二个方向则几乎没有人赞同。

    自然,看着这样的情况,李老师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真实的视角简介 >真实的视角目录 > 411章:《杨修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