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4节
人的活,秦昭仪胆子小,她不求九郎去挣天大的功劳,只希望九郎一生平平安安。”

    “阿娘,那九郎自己想做呢?”

    张稷直接反问道,也不等朱颜回话,又接着说:“本来这件事也不是非九弟不可,三兄也可以做,他是阿耶长子,又比九弟更得阿耶喜欢,只是儿子想着他要照顾卫家那一大家子人,才没找他。”

    “退一步讲,天下谁不想挣功,在阿耶面前露个脸,显个眼,就现在那些个激烈反对的藩王,儿子随便挑一个,许诺好处,让他来首昌,你看他会不会愿意干,您信不信,不但会干,还会抢着干。”张稷语气带着十二分的笃定。

    朱颜看着这样的儿子,越发觉得跟狗皇帝一样讨厌了,算尽天下人心,“我不管你这些乱七八糟的。”

    张稷被阿娘吼得一愣,才发现阿娘神情不对劲,他不想真把阿娘给惹毛了,况且,真把阿娘惹生气了,阿耶也不会放过他,于是,赶紧认错,“阿娘,是儿子说错话了,你说的,儿子全答应,你要揪儿子耳朵都行,送给你揪。”

    真主动送上耳朵。

    朱颜看着儿子特意矮身送上门的耳朵,没揪。

    伸手推开他的大脑袋瓜子,也意识到自己失态,她偶尔吼狗皇帝,倒吼出习惯了,对越发像狗皇帝的儿子也少了几分耐性,缓和下语气,叮嘱道:“阿娘在宫里,也只遇到皇后和秦昭仪两个能说得上话的,她们都是好人,你记着,以后多照顾着她们。”

    张稷一口应下,只是内心困惑,有阿耶在,这两人也轮不到他操心。

    次年正旦。

    即是昌平七年正旦,大朝会结束后,年过八旬的赵王张耀还是亲自找上了皇上,问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

    毕竟这些年藩王们都很老实,原南康王张稹起兵是个例,又是皇上自己的亲儿子。

    赵王张耀用的是询问,不敢用反问语气。

    偏偏皇上却漫不经心地反问了一句,“皇叔祖难道真不清楚,朕为什么要这么做?”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么么哒~~

    第126章 有所顾忌

    赵王是宗室之长, 同时也是藩王之首。

    开国那位高祖为了弥补不能继承皇位的嫡长子,给了赵国各种超高规格待遇,赵国守卫军足有五千, 封地达六郡, 全是河北富饶肥沃之地,赵王凌驾于诸王之上,甚至赵王在赵国内可享受天子仪仗。

    只是最后一项,除了第一任赵王, 后面的两任,都没敢使用。

    据说, 高祖临终前, 喜闻嫡次孙降生,又把皇家的龙兴之地清河郡, 分封给第一任赵王的嫡次孙。

    后世都说, 第一任赵王才是高祖的爱子,太宗皇帝全凭贤能上位。

    赵王世袭宗正寺卿,手握着高祖给的那道圣旨, 除了赵国五千守卫军,还可以调动其他藩王封国内的守卫军,这才是高祖那道圣旨的执行力所在。

    皇上必须先断了它的根子。

    更何况, 高祖当年允许各藩王封国内保留两千守卫军,本意是希望藩王辅佐天子屏卫张家天下,但英宗祥化三年河西一败,各藩王不仅未能帮忙, 还趁着朝廷大失威信时, 蠢蠢欲动搞事情。

    这也成为英宗与先帝不敢再开启对外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担心后院起火。

    如今皇上手里有定北侯苏一泉、宁西侯任法善、忠义侯陈虞、平南伯凌岳等能征善将之辈, 重开武举之制后, 又涌现了许多勇武之士,北军得到彻底整顿,北灭东胡高昌,西击回纥藩人,重开西域,朝廷的威信已重回巅峰。

    挟此大威,种种原因堆积在一起,促使皇上决定裁去各藩王封国守卫军,永绝后患,甚至皇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成宠妃死对头简介 >穿成宠妃死对头目录 > 第10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