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6
“元帅放心,我就是拼死也要守住雁门关,只要我在绝不放一兵一卒入关!”关山发誓道。
永宁侯低笑:“如此甚好!”
于是在得到蒙古冲破边境消息的二十天后,永宁侯留下一万‘黑旗军’相助关山,而后带人回防!
只不过他不是奔着肆虐华北直逼开封的蒙古军去,而是奔赴燕山府,重新建立起来这道防线,以防有更多的敌人通过残破的城池来到孟朝的土地上。
然后,才是关门捉鳖!
远离了后方援助,特别是在这寒冬腊月里,即使是在孟朝也物资匮乏的境地里,蒙古骑军又能坚持得了多久?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我看不懂地理,地图看得眼都乱了,不知道大同原来是在雁门关之北,所以只能借鉴历史。因为懂得太少,所以写的都很模糊,大家不要当真!
259、第259章
当燕山府知州打开城门放入蒙古骑兵的噩耗传到开封时,整个朝廷顿时乱成了一团!
凡是在京有资格上朝的文武大臣集聚金殿上, 七嘴八舌的, 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 整座大殿就像是沸腾的热锅一样嘈杂!
有义愤填膺要先捉拿那叛国投敌燕山府知州的九族, 抄灭九族的;有建议传旨各地率兵勤王,护卫京城;也有武将激动地请命领兵前去击退蒙古骑兵,不给人家兵临城下的机会;在八百里急报送达朝廷时,甄太师就下令探查蒙古骑军的动向, 并找来了韩缜。因为京城内外的防卫在韩缜的手中, 包括京郊大营内永宁侯留下的军队, 表面上它们有自己的将领, 但是韩缜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关于军事方面的调动,绕不过韩缜之手,所以他光明正大地站在了议事大殿上。
文官做事就是琐碎黏糊,都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还不忘各有观点,并为之辩个输赢。争论来争论去, 然后就是各自站队, 接着就是一场嘴仗!
而甄太师虽然是主政大臣, 有决断之心却不擅专, 或许是为了平衡各方派别, 认真的听取意见参考,而不是强硬的决定一切。
韩缜冷眼旁观,看着这些高官显贵跟市井大娘抡起胳膊吵架也没有什么区别, 朝堂上就像是上百只鸭子似的呱呱叫。
在他们吵成一团的时候,韩缜已经得到那名燕山府知州的过往信息,对方三年前就调任燕山府,连爹娘老婆一起带着赴任,除了一些亲族自己最亲近的血缘都带在身边。
想必从很久以前他就被蒙古人收买了,作为内应潜伏着,直到蒙古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