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间铃响货郎来
挑选着明要卖给货郎李的山货。
相对于别家微暗的煤油灯,霍山家则亮了许多,原来是货郎李点着了特意给霍家带来的洋蜡。
一圈人正围坐在桌旁吃晚饭。霍远、刘二杆和货郎李已经一碗酒下肚,在烛光的照射下泛着红色。霍山和货郎李的两个儿子正啃着手里的骨头。
“两位兄弟,在山里还是这样逍遥,却不知道山外出大事了!”货郎李一脸严肃地道。
“大事?”霍远和刘二杆都是一楞。“什么大事?”
“日本鬼子把奉占了!”货郎李道,“不光是奉,现在听人把鞍山、抚顺、沟帮子都给占了。”他又补充道。
“啊?!”霍远和刘二杆听了大惊。
“那日本鬼子是打哪里来的?”刘二杆是地道的山里人,并不象霍远从山外搬过来,所知必竟有限。
“好象是从海上过来的。听从奉逃难过来的人,那日本人凶的狠,打到哪就烧到哪,见到男人就杀,见到女的就脱裤子,贼他娘的牲口。”货郎李愤愤地。
“那东北军是干啥吃的,手里的枪都是烧火棍吗?!”霍远怒道。
“你可别提那东北军了,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连枪都不放一声,掉腚就往回跑,枪扔了一道儿,好象是上面当官的不让还枪让挺着死。”货郎李愈加愤恨起来。
“混帐!”霍远大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站了起来,但听“嚓”地一声,那桌上的盘盘碗碗只是轻颤了一下,但寸厚的红松做的桌面却出现了一道裂缝。
众人大惊,霍山怔怔地看着老爹,脑袋里一片空白,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老爹过这样大的火,还有那一巴掌拍裂的桌面。
“远哥,你消消气,别吓着孩子。”回过神来的宋子君轻轻地扯了扯霍远的衣袖。
霍远这才重重地哼了一声,胸口起伏慢慢缓了下来。
“你们这日本鬼子离咱这里应该老远了吧,他打咱奉嘎哈,那会不会也要打到咱这里来?”刘二杆问道。
“这日本打咱奉还不是图咱东三省的煤、木材、钢铁什么的。”
这却是宋子君接上了话。
宋子君出自金陵大户,又上过西式学堂,虽然搬到山里已经住了有十来年了,知道的却自然比寻常百姓要多。
“日本是咱们中国东面海上的一个岛国。他们的国家,却自称是大和民族,崇尚武力,明朝的时候就和咱们中国人打过仗,不过那时只限于东南沿海,当时被叫做倭寇。他们烧杀掳掠无所不做,后来是咱们中国出了一个叫戚继光的英雄,才领着兵把他们赶回到了海上。”
宋子君慢慢地着,扫了一眼正听着自己话的大伙,又看看怒气犹在的霍远,她却把从史书上看来的一件事憋在了心里:那就是倭寇极其残忍,烧杀掳掠自不必,竟还用开水去淋那刚出生不久的中国婴儿听哭声以取乐。
“爹!娘!我也要杀倭寇,打鬼子!”霍山稚嫩的声音响起。
“好孩子,到时候咱爷们一起杀倭寇!打鬼子!”
刘二杆的大嗓门拔高了起来,他总在山林打猎,险事遇到的多,本就是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别没志气的话,这林子可是咱的一亩三分地,在咱家门口咱还怕他们不成?!来,喝酒。”他大声张罗着。
“对,喝酒!”“咣”的一声,三个粗瓷碗撞到了一起
夜深人静。
货郎李和他的两个儿子睡在了厢房,自然是宋子君给烧的炕,烫的洗脚水。
等宋子君回屋时,在明亮的烛光下,霍远已经在炕上打起了鼾声,霍山四仰八叉地躺在他老爹身边。
宋子君脱了外衣刚要睡下,又想起了什么,爬到炕边的柜子里摸索了一会儿,拿出一件物事,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