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不仅汤幼宁得了好处,连带着衍裕郡王父女俩也得到实惠,谁不高兴呢!
吴老太太乐颠颠的,特意在王府里摆了三日家宴,给汤幼宁庆贺。
这也是难得一家团圆的时刻,薄家父子仨都在,薄镜城一家子、薄时衍小夫妻,一个不落!
等到过了这茬儿,大郎君一家又得赶回南尧去了,买卖念书,各有奔程。
*******
摄政王府红红火火,其乐融融,把外头人瞧得眼热到不行。
咋就有人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呢?
按理说汤氏出身不高,人也不聪明的样子,还是妾室扶正的,她上头的长辈真就半点不介意?
换做其他府邸,估计请安来迟了都会多想,那德容夫人与老太太未免也太宽厚了!
不过,汤氏的福气,旁人也羡慕不来。
就说这回突然的围宫之举,京城人人担惊受怕,避之不及。
事发后大街小巷陡然空旷起来,有事没事都在屋里憋着!
那铁蹄所过之处,是要杀人的呀!谁不怕死呢!
汤氏一个小娘子竟然还能掺和进去,从中捞一笔功劳?靠着自己就成为郡君了!
试问又有多少小姑娘能做到这个地步?
或许有人怀疑,是朱卫平将军给摄政王脸面,才让她挂名蹭了功劳。
但……人家朱将军至于做到这个地步么?
还有他手底下弟兄们,都是糙汉武将,大老爷们才不会服气呢,有什么猫腻一准捅出来。
既然没有风声,可见汤幼宁的参与确有其事,谁说小娘子不能胆识过人。
人不可貌相呀!
这时候,人们再说起摄政王府的婆媳妯娌关系,便会心生感叹:
汤氏若是一无是处,怎么能收服了薄时衍,连带他家里人都欢欢喜喜接纳呢?
当然是个好的,还很有福气!
不过她这福气,半点没给娘家沾边。
彭氏落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外嫁的庶女过得越是红火,越衬托出她这边的冷清,简直到了人嫌狗厌的地步。
起初,旁人尊她是摄政王妃的嫡母,她儿子是薄时衍的大舅哥,可没多久就瞧出端倪来了。
双方关系极为冷淡,只差没有不相往来了。
能因为什么,必然是嫡母不慈,跟庶女彻底没了情分。
这般关系,在京城属实常见,不过寻常的小庶女不够硬气,出嫁后为了有娘家扶持,还是要低头尊着嫡母。
即便不低头,那也没有摆到明面上闹。
明眼人都疏远了汤家,甚至教导小辈莫与他们往来。
汤家被晾在一旁,备受冷落,无人理会。
汤奕宗为此没少在私底下骂骂咧咧,埋怨着不如把妹妹送去卓家,哪怕地位不如摄政王府,可他们能得到实惠!
好过现在,她自个儿享福去了,娘家丝毫蹭不着,爬再高又有什么用!
直到卓家被一夜之间杀死了,满门屠戮,无一生还。
汤奕宗吓得脸色惨白,他企望靠上去沾边的大树,面对京城风浪,就跟小草一样,说倒就倒,连根拔起。
他彻底没了声,好几天才缓过来。
泼天的富贵哪是好享用的,一着行错,小命玩完!
指不定哪一日摄政王府也……
汤奕宗一夜之间老实了下来,那些个贪念被一一戳破了,冒不起来,并且还劝住了他母亲,相安无事不寻仇便好,其他的少惦记。
汤奕宗放弃了为官一途,决心从国子监退学。
继续待下去,也不过平白耗费光阴与银钱,没啥指望。
他是第一次不听彭氏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