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鸡蛋蒸上锅,陈叶云盖上锅盖转身准备切菜,拿起菜刀的时候她想了下,前天老孙家三姐弟还干架,差点把家里大门砸了,最后惊动大队长出去说和。
徐新红听沈婆说了几嘴,眉头越皱越高,“沈婆,我看这几家都跟我们家条件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我们...”
“哎哟,我说陈家嫂子,你们小云呢,模样好还念过书,本该是吃香的,这十里八村的年轻后生不是随她挑?可就有一点不得劲,非要带着两个娃一起嫁,你说谁家愿意娶个新媳妇儿还搭俩小的。”
六年前,陈叶云爹娘在一场暴雨后的山体滑坡中丧了命,留下三个可怜的孩子,陈叶云,陈叶军,陈叶玲。三人被阿爷带着艰难过日子,结果三年前阿爷也去了,三人又被大队长牵线住进了大伯家,作为补偿,队里给大伯家每年记八十个公分,另外再补八十斤红薯,走公账。
陈叶云大伯陈富贵家里本也是勉强过日子,另外还养着三个孩子,大的去年出嫁了。这冷不丁又冒出来三张吃饭的嘴,日子哪能好过得了。
陈叶云三人刚来的时候,两口子没少因为这事儿拌嘴。
虽说徐新红一开始也不舒坦,现在收成不好,成日下地干活挣工分,年底也分不了几个钱,顿顿拌野菜,玉米面馒头,苞米糊糊,自己家哪里能是再养侄女侄儿三人的条件?
可小云懂事能干,大军和玲玲也听话乖巧,相处久了,徐新红也把三人当半个亲生的,毕竟谁的心也是肉长的,哪能分不出好赖。
“小云跟她弟,她妹感情好,哪里舍得扔下两人自己嫁了。”
徐新红是不大满意刚沈婆说的人家,一个个家里都鸡飞狗跳的,不是能诚心过日子的,当年阿爹走的时候特意嘱咐过,让好好给小云挑门亲,别太遭罪了。
沈婆今年五十,头发白了不少,脸上皱纹叠起,她等着徐新红说了这话,才压着嗓子发出气音,“算了,也不跟你藏着掖着了!真是有个好人家!”
她把红本一盖,拉着徐新红的手,亲热道,“大队长侄子孟建军记得不?模样周正,脾性也好,还念过小学!他家巴着大队长日子过得好着呢。”
“孟建军啊...”徐新红喃喃念着。
孟家大儿子是红旗公社大队长,在村里很有威望,孟建军就是大队长亲侄儿,这人今年二十四,念过书有点文化,性子也好斯斯文文的,在村里名声不错。
“听着是挺好,可是沈婆,他结过婚还有娃呢!”徐新红想到这一茬就觉得不得劲了。
“结过婚咋了?那不更知道疼人嘛!有娃咋了?过去当个现成娘还有人孝顺!”沈婆劝她,“你想啊,现在这十里八村还有谁家条件比孟家好的?多少姑娘想托我打听孟建军呢,我都没应。”
徐新红想着前头几家,再想想孟家,是有些松动,小云嫁前头的不是吃糠咽菜吗?那日子也难。
“伯娘,饭菜好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打断院里两人的谈话。
沈婆扭头看去,就瞧着陈叶云从厨房走出来。
她模样生得俊俏,鹅蛋脸精致小巧,一双杏眼在长长的睫毛下眼波如水,鼻子挺翘,小嘴红艳,加上身形苗条,哪怕是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也掩不住一身秀丽。
“哎哟,小云哪!”沈婆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儿,忙招呼人,“这才几天没见到咋感觉又长俊了呢。”
同时,她心里也嘀咕,怪到不得孟建军惦记着人家,塞了自个一块钱来打听音信儿,要是成了,还能有谢礼。
“行,强子,去叫你爹回来吃饭!”徐新红朝在里屋的儿子唤了声儿,又看着沈婆说话,“沈婆,这事儿我们再商量商量,我也得问过我们家富贵再说。今儿过节你就留下来吃个饭,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