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88章 大唐也有谍战
    王玄策又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王爷,臣觉得陛下来此不一定是为了王爷而来,至少不是主要为了王爷来的。  或许陛下就是为了巡视青海道要邑。  毕竟这里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是吐蕃的咽喉之地。  陛下每隔半年或一年,都会到西部边境视察驻军,考察民情,这次来青海道也在情理之中。  王爷还是不必太过担心的好。”  李慎听后,觉得王玄策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他自从离开长安跑回青海道的时候他心里其实有些主意。  若是他老爹很生气让人下旨召他回长安,他也有很多借口不回去,比如装病啊,事务繁忙啊。  甚至还可以说发现敌情等等。  不过若是李世民发来第二份圣旨,那他肯定是要回去的。  他又不是岳飞,不可能扛得住十二道圣旨。  自己一家老小还在长安,所有的产业也在长安,他不能给自己的老爹抄家的借口。  所以若是自己老爹真的震怒,下旨即可,没有必要亲自来抓自己。  这一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希望如你所说吧,陛下若是真的来看着青海要邑那就最好。  玄策,你说本王要不要先留下遗言,家业由嫡子李珝继承。”  李慎看着王玄策很认真的问道。  王玄策再次无语,纪王是不是脑疾又犯了。  说悲观比谁都悲观,说乐观的时候,刀架脖子上都觉得没事。  无奈,王玄策继续劝解道:  “王爷,就算陛下来是为了王爷你,也不会取王爷性命的。  若是真的想要王爷的性命,陛下也没有必要亲自来一趟。”  “嗯,你说的有些道理,本王应该死不了。”  李慎是最怕死的人。  看到李慎情绪缓和,王玄策才说正事。  “王爷,陛下来此我们要提前准备,以免发生意外。”  “那还准备什么?我们这有五万精兵,陛下身旁跟着的也都是精锐,羽林卫或者是南衙禁军可不是普通府兵可比。  到了这里,就算吐蕃和西突厥来二十万大军都拿不下这里,怕什么?”  李慎对此毫不担心,李世民出远门身边肯定带不少人。  再加上青海要邑如此坚固,城墙高大,李慎坚信固若金汤。  “王爷,青海要邑确实坚如磐石,但若是从内部动手呢?”王玄策提醒。  “你的意思是刺杀?那更不可能,内城不允许外人进入,尤其是本王的这座都护府周边都是自己人。”  李慎摇了摇头。自己这么怕死,这都护府建的就差没有隔离了,怎么会有人刺杀呢。  “王爷,陛下来此是巡视的,不可能一直呆在都护府。”王玄策无奈提醒。  李慎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王玄策,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巡视可以包场啊。  而且,认识李世民的人不多,来到这里只要便装,没有人能够认出来。  看到李慎的样子王玄策耐心解释道:  “王爷,我大唐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战争,灭了几个国家,还有各大部落。  如今雄踞一方,傲视万邦,用王爷的话说,长安城是世界的中心。  各国使节民商云集,空前强盛繁华。  但在这下面隐藏着各种暗流涌动。”  “暗流涌动?什么意思?”听到王玄策说长安城暗流涌动,李慎正色问道。  “王爷,据鸿胪寺粗略的估计,来自我大唐以外的常住人口至少都有十万人。  这还不算往来的客商,若是算上往来的客商,得有三四十万外国之人到过长安城。  而定居下来的人口中有四万人是来自西域各国。  这些人在长安城以各种身份定居下来,对我大唐进行长期的情报收集工作。  他们花费重金收买朝廷官员,重点针对军事情报和一些匠技进行收集。  而陛下的行踪也是他们重点收集的对象。  收集陛下出行的规律,伺机刺杀,让大唐陷入动乱之中。”  “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西域那么遥远,我大唐也不会打到他们那里去。”  李慎有些不明白。  西域那边距离大唐真是十万八千里,走都得一年半载的。  “王爷,这也是未雨绸缪,我大唐如今兵强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贞观小闲王简介 >贞观小闲王目录 > 第1088章 大唐也有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