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34章 别想耍赖
    陶光明垂眼坐了一会,起身去打电话了,回来再没提这事。  杨守拙问:“附送的什么虫子?”  李文军:“蚜茧蜂。专门治蚜虫的。”  其实还有好几种别的。  复合防治肯定比单一防治效果要好。  但是也不是种类越多越好,各种虫子的比例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相互作为食物的掠食性昆虫,就不能同时出现在组合里。  这个组合是我们通过长期实验得出来的最优配比,绝对属于技术和商业机密。  除了我就只有农业板块的经理知道了。  我肯定不能什么都告诉别人。  半小时后,李文军的电话就响了。  本来为了装一下,也至少会等到明天再打。  可见他们是真的有点着急了。  李文军把价格和要求照说了一遍。  对方说要先签合同,而且如果没有效果,造成的损失,李文军能承担吗?  李文军回答:“你们可以先付百分之十定金。等虫运到了,投入下去,有效果再付剩下的。如果没有效果,全额退款,今年受灾产区的棉花,不管什么质量,我都全买下来。”  其实就算是百分之十都一个亿了。  对方犹豫良久,还是答应了,虽然听上去有些咬牙切齿。  签合同,打定金过来的速度更是史无前例的迅速。  傍晚,虫子就已经装箱,跟技术人员一起空运过去。  其实李文军也很重视这一次的大规模试用。  为了保证效果,他多给了百分之二十的量。  次日到达棉花种植基地,放出虫子。  没几天虫害立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已经被啃食的枝干和花朵只能摘掉。  损坏严重的植株,就拔掉补种温室里培育的大苗。  虽然有一定损失,如果不发生别的意外,还是能保证八成的收获。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北方集团本来想治都治完了,不给钱或者少给钱李文军也没有办法,所以想耍无赖,压低价格。  李文军压根懒得理他们,把合同拿出来,叫钟振华去跟他们交涉。  结果没等钟振华下律师函,气得不行的陶光明就打电话过去跟北方集团农业板块负责人吵了一架。  他撂下狠话:“你们就保证明年不生虫?到时候再想跟我们买虫,我们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那边负责人也气得不行: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我应该十分硬气的扣了电话。  但是我硬气不起来。  因为后来我们找了几个大学的教授和昆虫学专家来研究李文军给的虫子。  他们都说:“这些都是自然界里的天敌,没什么特别。照理说,效果不可能这么好。”  也就是说专家也看不出来门道。  明年万一又有别的虫害,我们还是要找李文军。  李文军坐地起价,不但能把今年的要回去,还会狠狠宰我们一笔。  北方集团犹豫了几天,开了几次会,最后还是乖乖把尾款打过来了。  陶光明收到财务的收款报告,哼了一声:“切。敬酒不吃吃罚酒。”  杨守拙讥笑:“呵呵。护食的时候还是挺厉害的。”  等暑假快完了,杨守拙先送两孩子跟瞿兰溪回去,顺便把董庆军他们做的魔鬼鱼形状的机器鱼,拿去海里实验。  董庆军的执行力真是杠杆的。  交付的机器鱼从外形和运动方式上看,绝对能以假乱真。  杨守拙决定先拿去水族馆试试,看看能不能瞒过其他人和魔鬼鱼同类的眼睛。  而且这个东西续航能力五千多公里,身上还有定位设施,就是说可以放出去在太平洋里游一圈再回来。  上面还配备了最新的水下摄像机。  如果需要还可以通过卫星传回来画面。  别说是军事上用途极大,就算是用在海洋科学研究考察都是绝对的“利器”。  这一次在“文军新城”住了不到两个月,收获极大,所以他十分兴奋。  孩子和瞿兰溪恋恋不舍,靠在车窗边看着外面。  主要是这里太好玩了,太舒适了。  车在开去机场的路上,随处可见各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  田间,机器人在摘辣椒茄子黄瓜这些蔬菜,放到无人运输车上。  无人运输车再把采摘的东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实业简介 >大国实业目录 > 第1734章 别想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