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既要,又要
金江国贸集团“绿色农业种植项目”考察工作组,由副市长韩明烨带队,将江丽市四县一区都走了一遍。 按照各县送选地区的综合评分高低,选出了最适合该项目的两个地区。 一个是沧阳县的盟川镇,另外一个是平川县的杨家镇。 平川县县委书记罗山林一听,这次“绿色农业种植项目”遇到的竞争对手又是沧阳县,心中先泄了一半的气。 倒不是罗山林怕沧阳县县委书记何燕来,也不是觉得平川县比不过沧阳县。而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们…… 市委书记李易祥曾经是沧阳县县委书记,市长陈少平曾经是沧阳县县长,就连常务副市长郭玉堂都是从沧阳县出来了…… 有这么多和沧阳息息相关的主要领导,他们平川县还拿什么跟沧阳县争? 上次的农业扶持项目,他罗山林忙里忙外,跑前跑后,跑了多少天,结果呢?还是跑到了沧阳县去了…… 听说,还是市长陈少平主动将项目给的沧阳! “这找谁说理去?他陈少平怎么不将市政府也搬到沧阳去?” 生起气来,罗山林也忍不住在心中抱怨。 当然,抱怨归抱怨,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罗山林作为县委书记,他太清楚他们平川县的发展情况了。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农业就是支柱产业! 罗山林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平川县的发展大旗。 罗山林是从基层干部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极具实干精神。 他是在杨正康还是市委书记的时候,被提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上。 杨正康看中的就是他罗山林的实干精神。 罗山林被提为县委书记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 “为民谋发展”是罗山林一直以来的政治理想。 他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兢兢业业,诚诚恳恳。 在官场上,像他这样的“老黄牛”其实并不受待见。 在体制内工作,讲究“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 埋头苦干是指干好本职工作,这个很重要,就连自己本职工作都干不好的人,肯定不是优秀人才。 但同时,还要“抬头看路”,这个更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抬头看路,就是看形势,看“领导的思路”,不仅要看,还要看对选对。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思路,主要领导的思路与直接领导的思路也要看懂…… 最后要看领导的未来出路…… 看对领导的思路,还要看对领导的出路…… 在官场上,埋头拉车并不难,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这个能力。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抬头看路。 抬头看路,还要看准领导的思路,于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里面,又有百分之十的人卡在了看领导思路这里。 主要领导思路和直接领导思路,有时候是两个概念…… 剩下来百分之十的人,那就是体制内的聪明人,他们往往能够精确地把握领导思路,想领导所想,事事迎合领导的喜好,这种人就是单位里的人精了。 在单位的发展前景也是最好的,是办公室主任,单位副职优先考虑的人选…… 然而,即便做到这一步,他们依旧有可能止步于办公室主任,单位副职的位置上。 因为,他们不仅要看准、看透领导的思路,还得看准,看透领导的出路…… 如果看不透领导的出路,将来局势一变,主要领导一换,一代新人胜旧人…… 他们想要再进步,就得从头开始……但年龄不等人! 一番折腾下来,过了四十五岁这个坎,那也就该考虑退休生活了…… 这就是县城政治生态的残酷性。 在这种情况下,空有一腔热血的罗山林,四十八岁还停留在农业局副局长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扶贫攻坚,如果不是市委书记杨正康慧眼识珠,罗山林应该会在农业副局长的位置上再待几年,然后转入政协养老岗。 但,从扶贫攻坚工作开始,罗山林命运的齿轮就开始了转动。 扶贫攻坚就是前进的道路,不需要抬头看,只用埋头干。 罗山林这头老黄牛一头扎进这条路中,以农业局副局长的身份进入扶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