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9章孤人傻掉了
  “真要让现在的太子坐了社稷,那我汉家可真就……”

    对于殿内的众生相,刘荣自然是尽收眼底。

    也很难看不出殿内众人——尤其是朝中重臣,恨不能明写在脸上的不信任。

    但没关系。

    刘荣非但没有因此而感到挫败,反而还因为这层不信任,而更加安心了些。

    原因很简单:太子刘荣,已经是天子启的众公子当中,相对而言最好的那个选择了。

    可即便如此,刘荣也还是不能让朝野内外放心。

    连刘荣——连即将加冠成人,且多次证明过自己手腕、能力的刘荣,都尚且不能让朝野内外完全放心;

    更何况绮兰殿,那个毛都还没开始长的皇十子、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呢……

    “今日朔望朝议,乃奉父皇口谕,由孤暂领监国之权所举。”

    沉默半晌,待殿内百官公卿、功侯贵戚都停止了窃窃私语,刘荣才终于朗声开口,开启了今日这场朔望朝。

    ——说不紧张是假的;

    这场合,真要出个什么问题,那刘荣的监国太子梦,恐怕就要遥遥无期——甚至‘无期’到天子启驾崩之后。

    但再紧张,刘荣也不得不端起架子。

    老爷子教过的:甭管心里有多虚,起码面儿上功夫得做足、架子得先端起来!

    “议题,主要是说说即将到来的秋收,以及年末大计。”

    “——再有,便是父皇后日移驾回京,着孤,领朝臣百官出城相迎。”

    “一应礼制、依仗,也务当从速备下。”

    很快,刘荣便调整好了情绪,并顺利完成了开场白。

    之后的事,倒是不怎么需要刘荣操心了。

    “内史臣田叔,顿首以拜。”

    “根据丞相府外派农稼官、御史大夫外派采风御史回报:今岁,关中渭北,大抵亩产……”

    “渭南亩产,约为……”

    “关中均产粮,当为……”

    ···

    “故,臣与百官共议,皆以为今岁,乃不丰之年。”

    “——粮产不至于欠收,却也绝不会丰收。”

    “故少府内帑、相府国库,当于今岁秋后至明岁开春,自巴、蜀徐徐调粮入关。”

    “并非是为了供应关中,而是为了关东。”

    “过去这些年,关中每年往关东输送的漕粮,都在六百万石以上。”

    “若是关东生了灾荒,更是会超过千万石!”

    “但关中今年的粮产,恐怕无法余出太多粮食,来作为输往关东的漕粮了……”

    秋收的事——尤其是关中的秋收,自然是由官职全称为‘治粟内史’的田叔来负责。

    至于田叔所说的内容,自然也是给了刘荣一个表现机会。

    ——田叔给出的所有结论,都是将刘荣的麦粉,以及汉家多出了冬小麦这一主粮,都排除在外才得出的。

    梯子都被田叔架好了,刘荣自然也不可能放过顺杆往上爬的机会。

    “从巴、蜀调粮入关,以漕运至关东,应该是不大需要了。”

    “——至少不急于一时。”

    “此番平抑粮价,孤偶然所得麦粉制作之法,已经让宿麦,变成了可供百姓民日常食用的主粮。”

    “宿麦,虽然少府库存不多,但关中今年‘不丰’,又有孤为天下先——关中的农人,当大都会在今年秋收之后,尽量补种宿麦。”

    “就算初种宿麦,农人们不明其性,以至欠收,也终归是能有一些的。”

    ···

    “有今岁的粟,再加上秋收后补种、明年春后便可收获的宿麦,关中的粮食,怎都是比过去这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简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目录 > 第189章孤人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