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0章 章台应对
席上就坐,自己仍坐在旁边记录。  公乘缓坐在秦王对面,可以看得出在竭力压抑自己的恐惧。他手中并没有执笏。  秦王对他道:“公乘自上党来,可尽言上党之状!”  公乘缓道:“臣等随五大夫陵至上党,遂留焉。后复出皮牢,败绩。蒙王恩得免罪,以公乘留上党,耕屯经年。邯郸之败,上党复为赵有,臣与上党守绾守端氏。骜代守,臣仍屯端氏。长平失陷,守骜累用兵,屡破赵军,然终未复长平,但守高都、端氏耳。端氏少粮,守骜引部略少上,得数城,于合阳查知河东守稽与诸侯盟,欲献河东。守骜乃命臣急归咸阳以报于王。臣言是实,未敢虚也。”  秦王见他说话声音颤抖,十分紧张,问道:“卿故入朝乎?”  公乘缓道:“臣多入朝,未见王对!”  秦王道:“汝但言其状可也。但言以实,勿他虑!”以目视子楚。子楚离席,取来一爵酒奉于公乘缓。缓拜受,心里十分犹豫,终于一狠心,将酒一饮而尽!在酒力的作用下,脸色稍有平复。子楚又酙来一爵酒,放在公乘缓的膝前。  秦王从公乘缓初从军时开始问起,一一询问公乘缓参与的战斗。由于所问的都是公乘缓比较自豪的事,加之酒力的作用,他的回答渐渐有了豪气,不复开始时那般紧张,说至兴致处,公乘缓自然地频频饮酒。然后秦王又从长平之战渐渐问到最近发生在端氏附近的两场战斗,公乘缓终于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他所参与的作战经过。看得出,公乘缓还是有一些作战经验,对作战指挥也有自己的认识,所说都还言之有物。  但到了最关键的环节王稽的背叛,公乘缓就说不出什么了。首先,他没有参与少水诸城的攻略,对整个经过其实并不了解,只知道情报来源于对俘虏的韩军百人将和合阳城众人的审讯;其次,他的心情再一次紧张起来,说话又有些结结巴巴。  秦王问道:”端氏粮草何如?“  公乘缓道:”去岁上党士卒寡,复有战事,所垦田亩少。粮草亩收一石有几。惟上党无妇人,无以炒粟。上党但炊粥而食,所费又多。“  秦王问道:”河东输端氏炒粟几何?“  公乘缓道:”臣但知岁初得河东炒粟,其数不明。至春则无复炒粟矣。“  秦王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勉励公乘缓道:“卿等于上党,以少敌众,又无后援。寡人嘉之。河东尉、丞将就道,汝当从之而至河东,押输炒粟至端氏,与蒙卿交割!”  公乘缓听说让他去河东,顿时惊惧不已,额上汗出。秦王问道:“奈何闻河东而惊?”  公乘缓道:“河东守稽与诸侯通,彼知臣归报于王,焉得令臣回上党。王以臣有罪,请面告而杀之,誓不皱眉;若以臣无罪,愿释之!”  秦王沉默片刻,道:“汝勿忧也。吾将以内史助汝,王稽必不敢害!”  公乘缓悄悄擦去额上这汗水,俯首道:“臣之性命,赖王以存!”礼辞而还。  待公乘缓远去,秦王立即对子楚道:“速命郎中,白衣而护之,勿令其知也。”  子楚立即出门,叫来一名郎卫,让其传郎中令晋见。  由于与公乘缓的交谈十分不顺畅,本来只需要片刻的接见时间几乎用了一个时辰。子楚在交待了郎卫任务后,即出宫门,亲自将化名无名的芒未请进宫来。  芒未与公乘缓同时到达,但先接受召见的公乘缓陛见的时间长得离谱,芒未不知道秦王与公乘缓谈论了些什么。见公乘缓出来,芒未急忙迎上去问道:“敢问公乘,王何问?”  公乘缓擦了擦额头残留的汗水,有些颤抖地回答道:“但察上党之战事何如耳!”  芒未问道:“可及河东之事?”  公乘缓吃了一惊,心虚地回答道:“未及也!”不等芒未再问,匆匆离开。芒未见公乘缓神色惊慌,说话吞吞吐吐,也惊疑不定。  正在徘徊无计之时,忽见子楚亲自迎出宫门,见礼道:“大夫辛劳,王请见!”  芒未急忙回礼道:“臣,小吏耳,敢劳公子请迎!”  子楚道:“应侯之事,多劳大夫,王自知之!”  芒未道:“但效犬马,敢动圣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长平长平简介 >长平长平目录 > 第110章 章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