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6章 张居正改革与白银货币化
税赋,一般以实物为主,但有时比如府库充盈时,一般会改征其他物品,也可以按官府制定的折率折算成银两。  一条鞭法把这个范围扩大了,将徭役也纳入了进来,统一折成银两征收。  为何天幕会说一条鞭法埋下了隐患?隐患又是什么?何以会牵涉到明亡这件事?  胡惟庸、刘基等人也是凝神倾听,从天幕之中得知,这一条鞭法乃是前承两税法,后启摊丁入亩,是“古代”赋役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一個节点。  一条鞭法较之如今,虽然仅仅是将两税法的范围扩大到徭役部分,但确实是实实在在限制了胥吏舞弊盘剥,解决了百姓负担重的问题。  特别是徭役这一块的负担之重,简直是多重伤害,按户、定出办的甲役、徭役和临时摊牌的杂役,赋役者需要自备粮食,这是一重负担,家里少个成年男子,缺少劳动力又是一重负担,此外赋役者家庭还需足额缴纳田赋,又是一重负担。  【首先要从清丈土地开始讲起,清丈土地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明中叶之后,皇亲、勋臣、贵戚等恃宠挟恩,奏求土地,名义上奏求的是“荒地”,但这些其实都是民间开垦好的荒地】  【缙绅地主在其中推波助澜,广占田地,从而使得全国刮起兼并土地的狂潮,到弘治时期,天下额田已减近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最多】  【这些广占田地之人还不用纳税当差,官员也按品优免,官员之家率得优免,致使奸伪者多诡寄势家,没有优免者则勾结地方官吏,隐匿田地或将田地写在其他势单力薄的家庭,田连阡陌者诸科不兴,室如悬磬者无差不至,使得税基逐渐崩塌,剩下的百姓难以支撑,纷纷逃户】  【例如嘉靖末年,嘉靖帝就颁布了一些抑制土地兼并的法令,包括废除“皇庄”;禁止勋亲奏讨土地;禁止百姓将土地献给豪族;规定削减皇家远亲的庄田数量.派御史沈阳清夺隐冒庄田16000余顷,还之与民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居正开始了清丈土地,万历六年在福建试点,万历八年十一月开始推广全国,到万历十年,满打满算不到三年要知道,洪武朝朱元璋清丈土地,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六年,都用了十二年的时间】  【张居正的效率比拿着屠刀的朱元璋还高?怎么可能!配合考成法来看就知道,做得好是本分,没做好就要被降职,那可不和职场打工人一样,直接糊弄所以清丈土地虽然说清查出了2.8亿亩土地,但其中水分多少,地方之间做了多少手脚那就不得而知了】  奉天殿前。  “该死的蠹虫!”朱元璋额头青筋直跳,恨恨地骂了一句,心里明白一切都对上了。  宗室本就人口庞大,拥有如此多御赐的土地,每月还有月俸可拿,本身朝廷供给就难以为继,没想到还如此贪心,侵占土地,致使朝廷财政问题日益加剧!  还有勋贵,贵戚,地方豪族,甚至朝廷官员,全都是蠹虫!  吃大明的,拿大明的,还反过来挖墙脚,朱元璋脸色阴沉,恨不得一刀砍死这帮中饱私囊的混蛋!  在侵占土地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清丈土地的时间太短太匆忙了。  不足三年能做到什么程度?朱元璋对此毫无信心,而且很明显的是,张居正有意绕过了皇亲、勋贵、外戚、朝廷公卿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对地方中小地主豪强动手。  张居正此举,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并未触及真正的核心。  朱元璋心情复杂,此前他觉得张居正独断专权,有僭越不轨的行为,此刻只觉得他做得不够,不过这事恐怕也和张居正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有关。  宗室问题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有些焦头烂额,当初只想着让子孙后代至少都有口饭吃,没想到这个慷慨的决定为将来埋下多大的祸患。  如今要改变这个局面,对于后代子孙的给养问题,是个大大的难题。  胡惟庸、刘基内心深深叹息,以万历年间的局面,正常人都应该选择独善其身了,这已经不是一个权臣能挽救了的帝国。  从上到下,皇帝觉得他专权擅政,皇室、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简介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目录 > 第116章 张居正改革与白银货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