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91章 莲花宗传,老幼悄然换
了岔子……”  净土仙的修行之道,除了靠自己感应冥界,打磨念头,挖掘心灵力量之外,还有很多种辅助之法。  其中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所谓香火之道。  香火二字,最初指的是利用冥界材料,混合人间一些罕见灵物,经过精心炼制之后,形成的灵香,有滋润神魂,加持心智的效果。  但是这种上品香料,难以普及,炼制的过程,还需要耗费修行者的心力,耽误修行者自己修炼、玩乐的时间。  因此后来,这类法门几经拓展,出现了引申的含义,香火二字,指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灵物香料,而是指,为神佛上香的信徒。  把一片净土,营造成类似神话人物的道场形象,在供奉这类神佛的寺庙之中,留下暗记,就可以把上香者的念头,采集到自己的净土之中。  普通人的念头力量,极其微弱,但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懂得收摄蓄养,白白浪费了。如果每个人从小时候开始,把自己每天胡思乱想的力量,都积攒起来,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把这股力量释放,也可以相当于一次天雷。  而净土仙的寺庙,就可以帮未曾踏入修炼门槛的人,起到这个收摄作用。  每个人天长日久,多次积累,人数又不断扩大,聚沙成塔,积水成海,对净土之主,大有裨益。  辽国耶律氏祖传的那座净土,之所以要号称“南瞻部洲”,就是为了符合佛经传说中,凡人居住的世界名称,用这个法子,来收集香火。  萧氏的天门,大宋的文曲、武曲,也都是类似的原因。  莲花正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门莲宗,本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佛门支脉。  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因为净土仙体系成形,暗合莲宗理念,所有莲宗门徒,都转修净土仙法。  为了能够享用更多香火之力,莲宗就逐渐混合三教,遍地开花,成为了莲花正宗。  那个时代,武则天本人就是莲花正宗的总掌教,可惜晚唐藩镇割据,莲花正宗的道统被撕裂,诸多传人,各执一词,因此衰落。  到了宋时,昆仑布局,整合莲花门人,卧佛昆仑僧直接收了郭长达这个道士为徒,传授妙法。  莲花正宗暗地里,其实已经完全成为昆仑附庸。  莲花正宗大肆传播的香火寺庙,也按照昆仑的意思,进行了修改。  原本莲花正宗,在佛拜的是无量寿佛,在道则拜无量天尊。  按昆仑的意思改过之后,在佛,拜的是长寿光明佛,又叫无量寿光明佛,在道,拜的是长眉万寿大仙。  因为修改幅度,看起来不大,所以寺庙雕塑等等,很容易改动,经文典籍,改起来更是顺手。  比如,原本莲花正宗门人传教的时候,说,福禄寿三星,是无量天尊的侍者从神,改过之后,就声称是长眉万寿大仙的从神,很是方便。  因为昆仑帮莲花正宗撑腰,所以每隔十年,莲花正宗高层,都要去一趟昆仑,利用昆仑秘法,从自身净土中,移交一批香火,当做上贡。  “最近两年,我们从各国收上来的香火越来越少,我起了疑心,下令彻查,这才发现,从十年前开始,就有人专门去咱们莲花正宗信仰昌盛的地方,耍手段,抢信徒。”  郭长达恨声道,“那些贼子也拜佛,叫人家拜什么南无儒童菩萨,说能保佑孩童聪明,长大成器,偏他们又极会讲故事。”  “潜移默化之下,很多莲花门徒,平日里念的也已经是南无儒童菩萨,甚至还有些愚蠢的分坛坛主,以为这是我们莲花门的新菩萨呢!”  叶秋生附和道:“他们也不动动脑子,就算要加新菩萨,谁会把一个孩童形象的菩萨当做主尊?”  香火之道大有讲究,神灵形象,各有内涵。  一般来说,外形为老者的神灵,代表睿智、宽厚、恩德、赐寿,也带些圆滑安宁,无病无灾的意思。  外表为成年男子的,多象征威猛、戍守、斩妖除魔、平定灾祸。  外表为成年女子的,大多象征慈爱、善良、解忧、保家、驱除邪祟。  而外表为孩童的神灵,相对就很少,因为孩童外形的神灵,容易使念头中掺杂纯净天真、异想天开等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欲九天揽月简介 >我欲九天揽月目录 > 第291章 莲花宗传,老幼悄然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