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52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252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作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遵循着伊斯兰教的习俗,人死后三日必须安葬。】  【于是郑和长眠于古里国,船队只把他的发辫、衣服带回了大明,并在金陵城城外为郑和修建了一座衣冠冢,郑和浩瀚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郑和死后,大明下西洋的项目也逐渐被搁置了。】  永乐年间。  朱家三代和朝堂上的官员都有些动容。  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帷幕,凝视着郑和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此时,郑和的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  能够安息在自己深爱的大海上,是身为男人最向往的归宿。  就让他魂归大海,继续守护大明吧。  嬴政心中突然涌起一阵对徐福的嫌恶之情。  同为航海的领队人,徐福与大明的郑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家郑和,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为着大明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打通贸易,甚至不遗余力地满足皇帝的喜好,远涉重洋搜集珍稀动物。  而徐福呢,骗他吃丹药,骗他要出海寻仙人,最后借机东渡逃跑!  嬴政的拳头紧握着,仿佛能听见指节咯咯作响的声音。  若不是徐福留着还有用,他早将徐福杀了!  如今,嬴政已经任命蒙恬为灭倭大将军,蒙恬正忙于为大秦训练精锐的水师。  大秦若是也需要多次出海,蒙恬再适合不过。  【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自航海大发现以来,那些西方强国都是重视利用海洋的国家。】  【例如,鹰国自16世纪开始,便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逐步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霸权国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  【再看彼得大帝,他通过夺取出海口,将毛熊国领上了崛起之路。】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倭国,同样是在注重发展海上力量后,逐步崛起为世界强国之一。】  【我国尽管是传统的陆权型国家,但我们同样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滨海国家,并在历史上长时间占据海洋优势地位。】  【我们曾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最庞大的船队和最强大的海军,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  【然而,在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我们却逐渐落后,这导致了近代以来百年的屈辱与落后。】  嬴政突然有些懂了,为何后人会觉得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那么遗憾。  倘若当初郑和的船队驶向大西洋,是为了殖民扩张,而非单纯传播文明与友好交流,那么历史的走向或许将截然不同。  在那样的情境下,大明帝国或许能够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将西方各国压制得毫无喘息之机,丝毫没有发展余地。  如此一来,世界的中心将一直属于华夏,华夏文明也将持续辉煌,不会经历后来的那段屈辱历史。  而后人对朱棣的评价,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说不定都没他这个千古一帝什么事了。  【漂亮国《国家地理》杂志是如此评价郑和的,说郑和率领的15世纪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舰队,却从未流露出任何殖民的野心。】  【他率领着两三万身经百战的士兵,却没有占领过他国的任何一寸土地。】  【但视频的最后,咱们再讨论一下,大明究竟为什么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没有需求。】  【在奥斯曼帝国强势崛起后,原本西方从地中海到东海的传统海上贸易路线的过路费变得更贵了。】  【西方商人想去遍地黄金的东方找香料,同时又希望避免高额的通行费用,只好绕远去探索新的航路,这也推动了航海技术的持续进步。】  【而反观大明呢?香料等商品对大明来说近在咫尺,无需远行。】  【而且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在西方市场上极为抢手,大明只需坐等商人上门交易即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同于大明的航海禁令,欧洲的航海家如达迦马、麦哲伦、哥伦布等,都是在各自国王的全力支持下开始远航的。】  【而且这些航海家只要探索到了新大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简介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目录 > 第252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