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郑可一家子
她一家住。是跟郑可的大伯住一起,他大伯是一个配件厂的三级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并不比郑可的父亲少什么。不过工作上面,是比她父亲辛苦很多。 郑可读大学的时候,是有国家补助的,其实在她哥郑建国参加工作后,她家里的条件就开始宽松起来。以前不是每个月她父亲多少要拿点去照应爷爷奶奶,其实一个月五十块,真的一个人挣工资,够一家人花,只不过得省着花。 而这一年,郑可只知道,她去江城参加工作之前,她父亲老是被爷爷喊到大伯那边去。也有些乡下的亲戚直接找到她家借钱或者借点口粮的。 借的不多,又是亲戚,人家低声下气的,农村人不是家里真揭不开锅了一般是不会去求人的。但关键是亲戚多呀,郑可父亲的工资虽然有五十多,可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属于体力劳动,定量方面一直是没工人高的。 郑可家以前都是每个月都要去鸽子市买口粮的,不够吃。特别是她哥没参加工作的时候,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跟农村人虽然比不了,半斤重的粗粮饼子,农村人放开肚皮吃能吃十几个。但几年前,她们也算各个能吃,棒子面糊都能喝好几碗。 说实在的,郑可家,哪怕是她亲戚当中,最有出息的就是郑可了。大学生,还因为读书发表了文章的原因,选调到了外省的杂志社去工作了。 哪怕是实习期,大学生一般都按照地方区域,工资在四十六至五十块区间,郑可的工资是四十八块五。要是转正的话,能有五十七块五,而青年杂志社,也算是很有影响力的杂志。作为编辑自然还有岗位补贴和福利。 以后还有内部考核评级,一个杂志社的高级编辑,工资上百都不是难事。在这个年代,像郑可这类的人,只要能弄到一些票,日子是会过的很潇洒的。 郑可的家住在马城南区一所初中附近,她家的房子也是学校分配的教师职工楼。说是说职工楼,属于楼房,但其实楼房下面还有一排平房。郑可家就是住的平房,这平房进出是方便,但一下雨回潮的话,家里就湿漉漉的。湿气重,很多人都愿意住楼房,特别是二楼三楼这样的。 但郑可的父亲给分到平房,跟郑可的母亲有关,她母亲成分不好,当初解放的时候,是被划分到地主行列的。等于是地主家的女儿,但又因为土地重新分了,郑可母亲那边的亲人,现在真是一言难尽。 而郑可的父亲,当了许多年的教师,工资和级别就没调整过,也是因为她母亲的原因。哪怕是当个代班主任,好代一个月能多几块钱补贴,也从来没有过。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罗成和郑可到了她这边的家里,而正好,郑可的妈妈就在门口,弄一些菜叶子。 “妈,我回来了,昕昕在家嘛。” “可可,你怎么回来了,这位是?” “阿姨你好,我是可可的朋友,我叫罗成。” “哦,来,来,进屋里说。” 朋友?郑可的妈妈看着不像,起码不像是普通朋友。而且她女儿可从来没主动带过异性朋友回家里。另外就是郑可这去江城参加工作,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平时不是节假日肯定回来不了,就算是节假日,也得考虑路上耽误的时间和费用。 郑可被调选到江城的时候,他们家里就知道,以后呀,这个女儿一年可能就只能见几回了。 罗成被迎进了屋,郑可的妈告诉郑可,她妹妹昕昕,一大早就出门了,丫头大了,管不住了。跟一个假小子似的,就知道在外面疯,不过到了饭点肯定会回来。 “妈,我跟罗成是在江城认识的,我们现在在处对象,这次回来想把婚事定了。” 进屋后,郑可是直接把情况挑明了,这次回来本来就是打算把婚事给办了的,也没什么好墨迹的。 郑可的妈其实见到女儿带一个男人回来,内心就有些猜测了。至于认识时间不长,在这个年代还真不算什么,关键是两人的条件符合不符合。而且家里的事情,是郑可的父亲做主,她这个当妈的,最多是发表一下参考意见。 但既然女儿郑可这样说了,郑可的妈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