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9章 重回天牢
    老者径自走到正中桌子,正襟危坐,目光扫过四周。  客人为气势所摄,缩头赔个笑脸,唯恐老者举报了昨日言论,让差役抓去打板子。  伙计躬身过来:“范老爷,您要点什么?”  老者听到这称呼,晕乎乎就像喝了美酒佳酿,本想着吃顿好的庆贺,摸了摸袖口的几文钱,瞥了眼悠闲喝酒的李平安。  “温一壶酒,一碟茴香豆。”  “好嘞,客官稍等。”  伙计答应的响亮,眼神却带着几分鄙夷。  老者心思敏感,最是在意别人眼神,连忙解释道:“回者,复也,回水也,正应今日喜事。”  伙计扯了扯嘴角,偏是穷酸多怪事。  人家吃茴香豆是喜好、传承,你这厮就是穷,只剩下嘴硬了。  老者吃一口酒,捻一粒茴香豆,只觉得满口生津,心中丁点儿不快烟消云散。  “这般吃法别有一番风味,回头记在杂记中,日后或能流传!”  正在这时。  兴化坊何坊正带着两个白役,进门与老板娘打招呼: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在墙上贴了张布告。  ——妄议朝政者,杖三十!  “嚯!”  李平安诧异出声,士绅反击来的迅猛酷烈,严禁新政议论、传播,显然一体纳粮触动了他们根基。  士绅阶层彰显决心、力量,也是在逼迫永兴帝表态。  若是永兴帝失去读书人支持,令不出宫禁有些夸张,但是圣旨出了京城就是废纸,下面官吏必然阳奉阴违。  要么永兴帝换个食利群体统治百姓,譬如军卒,譬如佛道。  何坊正来到窗前,笑着说道:“易哥儿,喝着呢。”  李平安拱拱手说道:“家里闲着无事,吃酒消磨消磨,何大哥坐下喝几杯?”  “改日得空,今儿有要紧差事。”  何坊正说道:“昨天与我爹讲起易哥儿,他说和李爷是好友,理应照顾,若你不嫌弃,帮着坊间收杂费。”  坊正是无品级的胥吏,类似于衙门捕头、天牢班头,可以招募白役处理坊间治安、卫生、市场等事务。  朝廷只发坊正的俸禄,白役的银钱需要坊正自行筹措。  r>于是就有了“杂费”,诸如治安费、摊位费、卫生费等等,杂七杂八没有具体定数,能收多少全凭本事。  这是个肥差,显然老何坊费了心思。  “多谢何叔关心。”  李平安推辞道:“师父教了不少牢里的本事,且先去天牢走动走动,若不能徒承师业,再劳烦何大哥!”  “理应如此。”  何坊正微微颔首,他最是支持父子、师徒相继,认为这就是最好最稳定的秩序。  哪个敢挑战秩序,可不止受何家报复,京都百零八坊都无立锥之地!  李平安与何坊正客套几句,约定得空登门拜访,回来继续坐在窗边吃酒,耳听八方,从客人说话声中了解京城变化。  酒足饭饱离开酒馆,李平安东瞅瞅西看看,走街串巷仿佛无业闲汉。  如此行径,却也符合乡下小子进城。  入夜。  万籁俱寂,只余几声犬吠。  更夫拿着梆子,咣咣咣敲响铜锣,扯着嗓子高喊。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一道黑影借着夜色遮掩,循着墙角飞纵,速度快若闪电。纵使更夫瞅见了,也只以为是看花了眼。  李平安穿街过巷,翻墙过户进入一处院落,隐在暗处偷听院落主人与媳妇说悄悄话。  绝非听墙根,而是暗中窥人才能看得清!  日子一天天过去。  朝廷政策忽左忽右,风头一日三变,时而东风压倒西风,时而西风压倒东风。  今儿苏相占了上风,明日国子监书生宫门前静坐。  初时百姓尚且支持,随着不断来回往复,始终难以向士绅收税,再而衰三而竭,慢慢就没人再议论新政。  如同过时了的热搜,先前再怎么火热,拖个十天半月就凉透了。  或许苏明允仍然在坚持,却已经没人在意。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简而言之,一个“拖”字诀,古往今来都好用!  转眼到了年关。  腊月廿三过了晌午。  李平安拎着果脯糕点,两坛陈年十里春,来到安业坊乙十八号院。  朱红大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简介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目录 > 第39章 重回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