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先学语文
    时间一晃而过,经过第一个周末,除了晋王依旧是不合群的那个,其他四人拉近了彼此关系。  萧同学也给其他三位同学说了很多“老王”的事。譬如老王经常说的一些新兴词句的意思,又譬如老王姓王名通,字仲淹又称文中子。王老师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而立之年已是闻名遐迩的大儒。  期间沈南之还插话道:“传闻这位文中子大儒不是33岁便英年早逝了么?”  萧亭只是道:“那是误传,只是在那一年,老师心性大改,不再推崇王佐之道,也不再沉浸儒学,开始隐世而居,研习杂学。老师总说在这个时代儒学都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杂学才是接地气的。正因如此,老师才不似其他大儒那般讲究礼仪尊卑。虽然花甲之年,却依旧像一个顽童。我和杨同学经常叫他老王他也不甚在意。”  闻之,沈南之心中已然接受了这个老师。心中开始暗暗期待今天周一老师会给自己安排什么课程。  辰时一刻,王老师才姗姗来迟,招呼萧亭把五本新书分发下去。  眼看大家都领到了新书,老王便开始授课:“既然三位新同学觉得还是有老师授课的好,那我们今天开始就上午老师授课,下午你们自习,也可以选修君子六艺。现在我们翻开第一页。”看着第一页的aoeiuü…说道:“跟我读:啊窝鹅壹屋鱼…”  在元氏兄妹和沈南之懵圈的时候,只有萧亭开始跟读:啊窝鹅壹屋鱼…王老师颇为不满意看向三人说道:“愣什么,看不懂没关系,跟着读,先认识它们。”三人只好跟上萧亭的声音…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时间匆匆而过,已近放学。  王老师交代道:“今天先记住这些声母和单韵母。明天老师在教你们复韵母前后鼻音韵母,争取一周内掌握它们。”  “是。”众人虽不知所学为何,但出于对老师的信任依旧回道。  时间一晃而过,又是一个周一,老王验收完众人学习进度之后满意道:“不错不错,老师心情不错,你们有啥想问的可以提问。”  要说这几个人里最好学的那肯定是沈南之了,沈南之迫不及待的问道:“老师,我们学了一周的这个符号到底有什么用啊?”  “那老师问你,世人如何认字?”  “引经据典,口口相传。”沈南之信手拈来答道。  “那为师再问你:为何相同的字句,各地说话却各不相同?”老王接着问道  “口口相传,便取决于教授之人的口音?”沈南之若有所悟。  老王满意的看了看这个志存高远的弟子笑道:“正因如此,所以京城人士和岭南人士无法正常沟通。而这些字母我叫它拼音,而把拼音和文字匹配之后便可以为这个文字标注唯一的音。”  “学生不懂。”沈南之还是没理解这些符号和声音有什么关系,其他人见沈南之问了出来便也在静静等待老师的答案。  “这便是这周要教你们的这些字母的用法。你先坐下,老师要开始讲课了。”老王敲了敲桌子。  仅仅一会儿,大概了解到这些符号的具体用法的众人均激动不已。沈南之更是激动的站了起来:“这个要是推广开来……”  “坐下,遇事要冷静!这才哪到哪,你当推广是那么好推广的?”老王训斥道。  “老师莫怪,学生只是太激动了。”沈南之此时已是彻底心悦诚服。  “不过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说罢老王继续授课。  沈南之闻言学的更加认真了,元氏兄妹也在猎奇的心态下认真学习。反倒是晋王殿下和萧亭早几年便已经掌握这些,甚至俩人还在老王的指导下试着做本字典,只是工作量太大,年龄太小,无疾而终了。  拼音学习了一个月,老王开始给大家进行月末考核,考核内容便是让五人为千字文注音,批改之后发现杨、萧、沈三位同学满分,元祯同学正确率也在九成以上,即使是不爱读书的元瑾也有八成的正确率。  见大家已基本掌握了用法,老王对此颇为满意。  沈南之则迫不及待起身道:“老师,拼音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下周我们要不要学点什么新的东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昭和简介 >昭和目录 > 第4章 先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