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3章 约法三章
红薯就已经吃光了?  给了个眼神表示钦佩,随即说道,“很简单,今年的高考是特殊情况,为了照顾广大知青,才特意将报名条件放宽,连初中或高中毕业证都没有的人也可以报名参加。  等到明年,高考肯定会恢复正常,不说禁止社会人士参加吧,也必定会加以限制。  我个人觉得啊,最起码也要有初中或高中毕业证,初中毕业的就去考中专,高中毕业的就去考大学,绝对不会像今年这样一窝蜂地谁都能上。”  等他说完,安全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在体制内工作过不少年头,对这些方面的事情本来就比较熟悉。  所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省教委也发布了招生简章,才会对这次高考政策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根本就不合常理。  反倒是现在陈凡说的这些,才更具备合理性。  他抬起头看见杨队长几人的眼神,便点了点头,说道,“小陈说的有道理,今年确实是网开一面,正常情况下,明年多半会对政策进行调整,如果是和小菊她们一样的条件,应该是不具备考试资格的。”  杨队长顿时眉头紧皱,“那以后就只有高中生能考大学?”  陈凡笑了笑,“准确的说,是有高中毕业证的人,才有资格报名。”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个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名词,“会考”!  可能很多90后都没听过“会考”这个词,但是从90年代初开始,几乎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要经过“会考”关。  会考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可以视同为高中的毕业考试,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会考合格,才会颁发高中毕业证。  而第二个目的,就是选拔符合高考条件的考生。  只有会考合格的人,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高考,连会考都通不过,就不要去丢人了吧!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次高考,有太多学生交了白卷,对各地高考组委会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从明年开始,便会对高考资格加以限制。  符合条件的,才有资格报名,否则还是别玩了吧。  基于这种规则,后来便慢慢形成了会考制度,并在全国普及,直到后来高考扩招,从新世纪初开始,各个省份又陆续宣布取消会考。  听到陈凡的话,杨队长三人彻底打消了请陈凡帮忙批量培养大学生的念头。  主要是今年卢家湾的学生都考得太好了,一下子拉高了他们的期望和眼界,还想着让自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能进大学。  现在一听,得嘞,就算陈凡有这个本事,也挡不住政策拦路啊。  更何况没听刚才陈凡说的第一个条件吗?  必须是那块料,才能培养成大学生!  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天赋的!  老话说得好,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造也,如果不是那块料,就千万不要勉强。  想到这里,杨队长便果断放弃,摆摆手说道,“算了,不提这个。”  他将红薯皮撕开,三两口吞下,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嗯,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烤红薯,都比家里做的好吃。”  陈凡也将红薯吃完,擦了擦手,笑道,“你别看只是一个烤红薯,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小,也要讲究火候、时长。  用什么样的灶具、什么样的火力、需要烤多长时间最合适,中间要不要翻面,什么时候取出来,都是有技巧的,并不是说往灶膛里一塞就完了,那样肯定是一面烧焦,另一面还没熟透。”  安全端着茶,淡定地吹着热气,“我怀疑你在说我。”  陈凡瞟了他一眼,再看向杨队长,笑道,“其实这也是厨艺的一点小技巧。”  顿了一下,他眯着眼想了想,再看看三人,说道,“黄莺、杨菊和刘丹她们三个在我这里,可不只是学了文化知识。  烧陶、厨艺、酿酒、竹编、木工、服装,甚至包括建筑,都多多少少的学了一些。”  说到这里,他又打了个哈哈,咧嘴笑道,“队长,有一点你确实没说错。”  杨队长抬眼看着他,“哪一点?”  陈凡笑道,“打扫卫生呐!”  他说着指了指窗外,“刚才杨菊说的对,下面知青院里的牲口、菜地,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在1977简介 >穿在1977目录 > 第423章 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