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61章 干塘捕鱼
估计,没别的原因,肯定是冲着你来的。”  陈凡摘掉帽子,抓了抓脑袋,幽幽叹了口气,“这我肯定知道,问题是要怎么应对。”  昨天从姜甜甜那里得到消息之后,他就及时跟杨书记做了沟通,杨书记则立马跑去公社询问情况。  卢家湾好不容易搞好建设、把日子过好了,还有陈凡这尊大神住在这里,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结果这时候上面还要安排知青过来,怎么个意思?  摘桃子?  后来跟公社钱书记一沟通,果不其然。  本来按照老规矩,就算要往卢家湾派人,也是只派南湖公社上的“自己人”,最多每年接收一两个像姜丽丽那样的特殊青年。  可就在前两天,县里已经跟他打过招呼,卢家湾知青点可以接收16个知青,县知青办决定大发慈悲,给南湖公社留4个,另外12个名额,县里跟地委一边一半给分了?!  对,现在给卢家安排的知青名额已经确定下来,地委有6个、县里也是6个,然后南湖公社保留4个。  只不过具体的名单还没确定,否则的话,就该走流程了,只等一个月后,所有知青都会进驻。  而且这批知青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部都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生……,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社会上可能不太清楚,可是相关单位上的领导谁不知道,今年卢家湾爆了个大冷门,区区一个生产队,竟然走出来23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再往里深究,哟,原来他们都是陈老师一手教出来的?!  如此一来,有这么一波操作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卢家湾是百年咸鱼翻身,已经摆脱了完全靠天吃饭的日子,不仅买了很多农机,连副业也做得红红火火,饭碗里三天两头的见肉,那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好。  所以去卢家湾插队,只要能拿得下农活,那根本就不是去受苦的,说是去享福的也不为过!  可那些都是别人的一厢情愿,也不管卢家湾、尤其是陈凡愿不愿意。  卢家湾自然是不乐意的,杨书记也当着公社钱书记的面拍了桌子,说人家陈老师本来是卫生处的干部,自愿到卢家湾指导卫生工作,包括指点同学们学习,那也是人家义务劳动。  那些个家庭条件优越的知青,凭什么过来占卢家湾的便宜?  可是钱书记也没办法,这是人家县知青办做的决定,他只有听命的份,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他手里的4个名额,也让他乐意促成此事,只不过这种话,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至于陈凡,那就更不愿意了。  他窝在卢家湾是为了享福的,谁特么乐意去当“志愿老师”?  就那些人,他认识谁啊?!  他帮助卢家湾,是在给自己打根基,别的不说,就杨书记敢跑去公社跟钱书记拍桌子,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而他现在已经熬出头了,犯得着辛辛苦苦去指点那些个知青吗?  完全没必要啊!  这时杨队长忽然说道,“接受知青是硬性任务,推肯定是推不掉的,不过,……”  他说着抬起头来,嘿嘿笑道,“惹不起,咱总躲得起吧。回头我让人把知青点都收出来,伱养的那些东西,都给你转移到队里的牲口棚去,咱跟他们不挨边。  回头咱们还是跟以前一样,对这些知青敬而远之、不闻不问,除了分配任务,其他时候都不跟他们接触,等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会歇了心思,说不定就都走了呢。”  黄保管员正要点头,旁边的刘会计却小声说道,“老杨,你想过没有,这些人能争取到名额过来,肯定都是干部家庭出身,咱们这么干,惹恼了他们怎么办?”  杨队长迟疑了一下,两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  刘会计脖子一缩,不吭声了。  陈凡看着他们,心里不禁有些苦笑。  其实严格说来,这时候的生产队独立性比较强,受上级单位干扰的情况很少,反倒是公社一级,因为涉及到资源分配问题,对生产队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  所以问题来了,生产队可以不理地委和县里,但公社做不到啊。  正所谓一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在1977简介 >穿在1977目录 > 第461章 干塘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