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青史留名。 于是他们沽名钓誉,治国良策没有,谁干实事就骂谁。 骂皇帝、骂首辅。 最是惹人厌烦。 所以陈寒来了,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这帮人。 然后就是推出更极端的改革。 …… 翌日一早。 午门外,六科抄报廊。 文武官员围着公示栏正在窃窃私语。 六科给事中们还有都察院的御史们,个个都非常的气愤。 “怎么回事?冯保下去了?” “那是好事啊!” “好事?上来了个曹正淳,还不一样是大太监。” “这个陈寒又是谁?救驾有功封为忠护伯?如此大的事为什么不经过廷议,他张居正是干什么吃的?内阁首辅屁都不放一个?” “哼!这个张居正斗到了高拱之后,没想到如此没有立场,皇帝才十岁懂什么啊,一定是张居正培养的羽翼。” “不行,如此大事我们必须上折参劾。” 六科和都察院都是言官,拜太祖朱元璋所赐,大明官场的监察制度相当完善。 六科和都察院虽然品级不高只不过是七品官而已,但是他们的权力却非常大。 尤其是六科给事中们更是能把六部的意见给封驳回去。 这是典型的小官制衡大官制度。 这群御史言官们上骂天下骂地中间骂空气,对谁都不客气,尤其喜欢拿能做主的开刀来显示自己的能耐。 而他们的政绩也斐然,好几任内阁首辅都被他们或者他们的前辈弹劾下野的。 这帮人看到了午门外的布告栏后,群情激愤。 原本他们对太监干政、后宫干政就非常看不顺眼,现在倒好,如此重要位置的任命,居然不通过廷议,他们顿时火了。 于是纷纷回去,准备写折子参劾张居正。 而在张居正自己也知道,自己马上要被喷得狗血淋头的时候,而陈寒这边已经和曹正淳来到了冯保在京城的住所,准备抄家…… 请收藏本站:
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
https://m.shw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