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在古代敛财(三十)
——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我果然不是女主,就算穿越一遭,充其量也就是个路人甲。哦不,现在应该是女配——” 赵听澜想到这些,忽地眼睛亮了起来。 颜家阿姊才更像是大女主。 虽然穿越女主大行其道,但土着女主也不是没有哇。 看看颜家阿姊的经历,不就是妥妥的大女主剧本—— 年幼时,家族没落,亲人几乎死绝。 堂堂世家贵女,流落到了偏远县城的乡下。 她却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靠着仅剩的“传家宝”和她的勇气、智慧等逆风翻盘。 赚取第一桶金,偶遇少将军,然后……强强联合。 如今连太子都是自己的合伙人,下一代的富贵,早早的预定妥当! 关键是颜家阿姊并不只是个“贤妻”,她还有自己的事业。 书法家啊,如今还要搞教育。 以后兴许就是名扬四海的大家“颜夫人”! “……骊山的书院,跟卫家在雷县的书院不同。” 就在赵听澜胡思乱想的当儿,龙岁岁还在讲述她的计划: “雷县的卫氏书院主要是为了惠泽族人,惠泽桑梓。” 赵听澜点头:说得通俗来说,就是免费的。是卫家用来刷好名声的道具。 卫家根本就没打算靠着书院来赚钱。 所以—— “我的书院有我所有的珍藏典籍,其中很多都是不世之珍宝。不管是书院的先生还是学生,都可以免费借阅。” 赵听澜秒懂:颜夫人的书院有镇院之宝,肯定要收束修。 “我的书院会教授百家之学问,不只局限于儒家。” 赵听澜瞳孔微缩;厉害了我的姐,您这是要建一个真正的综合性的高级学府啊。 不是只教四书五经,还涉及墨家、法家等学术。 培训出来的人才,一定是多种多样的。 兴许还能培养出科学家、农学家、哲学家呢! 话说,能够“独尊儒术”的古代,想要“百花齐放”,这简直就是穿越者才会有的先知啊。 还是专属于理科生的“浪漫”! “不!不!什么穿越者!谁说只有穿越者才会有这样的先知,拥有高屋建瓴的见识?” 穿越这几年,赵听澜无比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事实—— 千万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老祖宗的发明创造,远远超出后人的想象! “……书院的先生不只是大儒,还有各家的大家,书院提供给先生们最好的待遇。”需要钱的给钱,需要名声的给名声。 喜好书画的,提供海量的名人书画赏析、临摹。 喜欢古玩玉器的,就制定好标准,达到标准就奖励相应的奖品。 喜欢…… 龙岁岁主打一个字,她会“投其所好”的将京城乃至天下的名师都请来自己的书院教书! “世人都说读书人要清贵,我也认可!就是要清‘贵’!”而非狗屁的清贫。 这简直就是一个延续一两千年的“笑话”: 一边说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一边又让读书人“安贫乐道”! 仿佛有了钱,有了享受,就不够高贵,就变堕落了! 知识才是最大的财富,龙岁岁拒绝任何形式的绑架。 就像书院的先生,收个束修、赚个学费,都要被人非议两句,仿佛就该免费教学,如此才能彰显高贵的品格。 凭什么?! 人家有学识,就活该被道德绑架? 龙岁岁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她舍得下成本,就能种好“梧桐树”。 而有了梧桐树,就能引来金凤凰。 咳咳,前头说过了,龙岁岁的书院可不是免费的。 她颜夫人不需要用免费书院来给自己镀金。 她有清贵的出身,有书法家的光环,还是至纯至孝的“列女”呢。 她已经有了足够好的名声,她的书院就要承担起另一项功能——赚钱!赚钱!赚钱! 所以—— “……我的书院,束修不会太低,每人每年一万贯吧!” 龙岁岁轻飘飘吐出了一个巨额数字。 赵听澜直接目瞪狗呆。 一万贯? 这年头一斗米也才几个铜板呢。 形容一个人有钱,也是用“家财万贯”这个成语。 所以,一万贯可能是一个普通家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