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4章 全是好消息!
    “粮价怎么会抑住呢?!”  开春要出塞击匈的消息,在大汉天下早已不算是什么秘密。  要打仗了,粮食自然需求增加,大汉粮食供不应求,商人们更是存粮压价,  农民的粮都被朝廷强征,不仅不能高价卖粮,还要为了糊口高价买粮,  所以,每次大战前,粮价都会飞涨!  刘彻之前设立均输平准官,便是让朝廷控制物价,同时将各地收上的粮草物资存住,市场上粮食价高,便低价卖,市场上粮食价低,朝廷收粮抬价,以此来平抑物价。  但军队那边粮食缺口也大,设立均输平准官,并没有什么大用,改变不了粮价飙升的局面。  本来刘彻都准备将百姓的骂声当作是耳旁风了,可现在桑弘羊突然来告诉他,  粮价稳住了!百姓不仅没骂朕,还都在赞颂朕!  刘彻开心之余,也有点懵逼。  到底发生了什么?!  桑弘羊激动道,  “都是太子的功劳啊!”  “熊儿?!”刘彻惊呼,“这和熊儿有什么关系?!”  “陛下,您忘了吗?!是殿下提出的输粮法!  现在商人都把粮食运到边境换爵位、换盐引去了,手里哪还有存粮?  商人不用存粮压价,这粮价自然就稳住了!  陛下!您看!这是各地的粮价!  全都稳住了啊!”  刘彻怔怔的接过简牍,机械般的低下头,  一片让人心里舒坦的数字!  “大汉有如此太子!真是陛下之福!大汉之幸啊!”  桑弘羊激动叹道。  刘彻一味的开战,谁压力最大?  财政部的桑弘羊啊!  就拿往年来说,  粮价飙升,百姓就容易造反,最直接的办法是来年减税,平息民怨,可陛下一年比一年税重,  桑弘羊上得迎合陛下,下得应付百姓,夹在中间受气,他在民间的名声早就烂透了,以后生儿子能不能有屁眼都不好说了!  现在可好!  不但没人骂自己了,自己的工作压力也是骤减!  他能不对太子感恩戴德吗?!  刘彻正不知所措间,咚咚咚又是传来脚步,  “陛下!博望侯张骞求见!”  “他回来了?!传!”  本被派去改土归流西南夷的张骞回京,只见张骞相比于离京前晒黑不少,但整个人是干劲满满,扑面而来一阵喜气,  “微臣参见陛下!”  张骞行到桑弘羊身边,行礼。  “你怎么回来了?”  张骞激动道,  “微臣回来是来给陛下报好消息的!”  刘彻看了桑弘羊一眼,又看向张骞,  “朕已经听过好消息了,你这好消息,未必就能让朕激动啊,说来听听。”  张骞整个人都极为亢奋,他舟车劳顿从西南赶回长安,却没有一丝疲态,  “陛下!已经为朔方、五原两郡迁去夷民三万!”  “什么?!!”  刘彻惊得直接从席上弹起!  河套地区朔方、五原两郡,被右贤王袭掠后,再也补不上移民,没想到张骞他们还真有两把刷子!  真就成了!  而且竟有三万之多!这个数字远超刘彻的预期!  “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啊!”  张骞叹服道。  刘彻闻言一怔,  “这,这话又从何说起?”  张骞没注意到陛下口中的“又”字,自顾自说道,  “微臣与唐蒙、司马相如到了西南后,便是用得殿下改土归流的法子!”  “在西南改土归流不难,可让这群夷民迁徙充边,实在太难了!  我们本来都要放弃了,可京中突然传来有梯田的法子,我们私下看了看,确实是可行!  于是我们想着开春普及梯田,此举在西南反响特别好!  为这些百姓做了实事,他们对我们改观也好了许多!  便有几千夷民,愿意随汉军充边!”  刘彻听傻了,挠了挠头,  “那三万充边百姓,是哪来的?”  张骞忍不住拍了拍身子,  “这不还是殿下的功劳吗!”  “啊?又是熊儿?!这又怎么是他功劳了?!”  “本来我们调几千百姓充边,就以为是差不多了,  突然雁门关又来信,右贤王和浑邪王两部的牛羊都被暂时收拢进关内,但放牧的人不够,殿下知道这情况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家父汉武帝!简介 >家父汉武帝!目录 > 第74章 全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