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踌躇怅然
时征发的徭役携带工具返回营地。 钟繇驱车检查,不由皱眉。 大司马是国家上公,等同于大将军。 封侯拜将,将军尚且要拜,更别说是大司马。 可惜黑熊根本不重视拜大司马的仪式,钟繇却不能不体面。 无法从黑熊那里借调军队充当劳力,只能从周围各县临时征发一批徭役。 时间太紧,来不及垒土做台。 钟繇只能运出长安城内的木料,在东郊搭设木台。 钟繇前脚离开这里,后脚关羽引着十几个人来到这里观望工程进度。 关羽神情不喜,虽说这個大司马职务是朝廷主动送来的,可黑熊这边反应冷淡。 这种态度,让关羽本能的不喜欢。 这段时间里他去过蓝田、池阳,在这两个地方都投过拜帖,在新丰也等候过黑熊。 结果反而因为他追的太快,始终落后那么一两天。 这种经历本就让他不高兴,现在黑熊更是对朝廷敕使如此敷衍,这让关羽感觉自己‘汉寿亭侯’这个荣耀爵位也似乎贬值了。 不能说贬值,黑熊连朝廷都看不上,又怎么会将他的汉寿亭侯当一回事? 见天色将暮,关羽也只能引着疲劳的众人返回长安。 来回追赶,关羽心累不已,马匹也快承受不住。 这次来关中本就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多少财物;再这样来回奔走,他就得去借钱了。 反正敕使来长安,黑熊也要来这里,干脆等着。 长安城各门敞开,就连守军都没有,更别说是夜禁。 不是不想守门,而是长安城太大了。 真想夜里出入长安城的,随意找一段城墙就能翻越,这种人你根本防不住。 所以长安城只有内部生活区域设立了岗哨,其他地方就跟城外荒野一样。 不仅任人随意走动,不时还有兽群,或饥饿的猛兽出入城门。 城内官舍,入睡前关羽亲自拌马料,看着明显瘦下来的赤兔,不由倍感心疼。 喂马后,他返回寝室,拿出一卷新誊抄的《春秋》阅读,很快就平复心绪。 入夜之后,关羽望着油灯里通红的灯花,越发断定黑熊是与曹操一样的反贼。 甚至某些程度上来说,黑熊比曹操更为可恶。 曹操很多时候能力有限,走一步错一步,摔倒后又爬起来,一步步走到现在,有太多的不得已;可黑熊呢,明明很有实力,但谋求的是极端的私利。 不过关羽也生不出厌恨情绪,他只是从最初那一丝美好的憧憬中苏醒了。 黑熊大破匈奴,解救出那么多男女孩童……每一个边郡出身的武人,很难对黑熊生出恶意。 可能他们早年被掳走的亲族、友人和乡党,就在这次被解救的人群里;就算没有,黑熊也为他们复仇了。 这是族群生存、延续的大义所在。 此刻关羽恢复冷静,思索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 固然大破匈奴带来的崇高军事威望巩固了黑熊的根基,让底层吏民认同、拥护黑熊的统治。 可黑熊崛起的太快了,所以对盟友出借的客军十分的依赖。 并不是需要这些客军做什么,这些客军只要站在黑熊身边,就能拖住很多人。 黑熊还是缺乏可以信任的支柱力量。 否则如甘宁这样的大将,怎么可能长期驻守潼关不动? 黎阳决战即将爆发,自己总不能再次上阵,去突阵袭斩曹操麾下大将吧? 关羽不由想到了交好的张辽、徐晃,这两个人目前的处境,很危险啊。 不止是他们,还有张绣。 张绣麾下的雍凉籍贯老兵如果听闻关中大治,肯定会有逃兵。 黑熊掐断雍凉马匹输入渠道,张绣对曹操的价值大跌。 这种情况下,张绣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忠诚,打仗就要拼命。 这会更进一步加剧部众的折损,部众因折损加剧逃亡……总之,张绣完了。 自己能看到,那很多人也能看到这一点。 关系张绣自身,他是积极自救,还是装傻、一厢情愿的相信曹操? 这三个降将的命运,也会影响臧霸、刘勋、刘若这些人。 思索着,关羽皱眉,对策反张辽、徐晃,他有些抵触。把他们留着,进伐中原时再策反,岂不是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