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章 王莽之死。
    【王莽的灭亡或许是早已注定的。】  【从他篡位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因为汉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刻了,土地兼并、天灾人祸。】  【不出意外的话,民间起义四起,先汉的贵族们打着“伐无道、诛暴汉”的名义,厮杀一番,然后重新决出华夏的归属。】  【可王莽来了。】  【走的还是和平之法,没有动刀动枪,成功接过政权。】  【哦豁,汉朝两百余年的雷,老刘家不用扛,全到王莽身上了。】  【与其说王莽是倒霉的穿越者。】  【我更愿意称呼他为天真的改革者。】  【笔杆子,枪杆子,缺一不可。】  【王莽天真的以为动用文官系统,用行政命令就能让食利阶层把口中的肉吐出来,缓解社会矛盾,我不得不说他真是想瞎了心。】  【为何历朝历代除了开国君主,就属好武的皇帝权利大?不是没有原因。】  【当然,唐朝开国皇帝默认是李世民。】  【这并不是拾柒的滤镜,而是唐朝人自己说的。】  ————  大唐,长安。  “哈哈,父皇,请饮酒。”李世民站起来服侍起了老父亲。  “别听后辈瞎说。”  “您,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  李渊皱起眉头,一脸不开心,粗鄙之语还在口中徘徊。  “哼。”身旁站着的尉迟敬德一声冷哼,吓的李渊冷汗直冒。  二郎不一定敢弑父,但尉迟敬德是真的敢砍了我的头。  ————  【有枪杆子的改革不一定成功。】  【但没枪杆子的改革最后都失败了。】  【比如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改革就很“成功”。】  【王莽从掌权之初,即还是安汉公的时候,造反就屡见不鲜。】  【居摄元年,安众侯刘崇率百余人攻宛,因人少失败。】  【居摄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打出为国讨贼,以安社稷的旗号,起兵十余万,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三辅二十三县十余万人起而响应。王莽闻讯后,连忙派关东甲卒前往镇压,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将翟义等人的反抗镇压下去。】  【居摄三年九月,期门郎张充等六人密谋劫杀王莽,拥立楚王,事发后被诛杀。】  【而王莽篡位建国之后,民间起义更加频繁。】  【刘姓宗室、豪强地主、平民百姓。】  【你方唱罢我登场。】  【始建国元年四月,徐乡侯刘快率数千人起兵。真定人刘都等密谋举兵造反,事泄被诛。】  【天凤二年,五原、代郡一带百姓不堪北征匈奴士卒的骚扰,数千人起而造反,捕盗将军孔仁经过一年多的围剿,才将盗贼平定下去。】  【天凤四年以后,天下愈乱,盗贼起,各地人民纷纷起而反抗。在这一年,瓜田仪在会稽长洲率众起义,坚持长达数年之久。同年,琅琊海曲妇女吕母为被县宰冤杀的儿子报仇,率众攻破县城,处死县宰,自称将军,出没于海上,其势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吕母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农民起义的第一个女领袖。】  【吕母和吕雉没有关系,其次她也不姓吕。】  【她在史书上姓名皆是没有留下。】  【吕母的意思是:吕育之母。】  【吕母的独生儿子吕育任县游檄,掌一方巡察缉捕,天凤元年,吕育因没按县宰吩咐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而被定罪处死。  吕母决意联络勇士,为子报仇。其散尽家财,开酒店,买刀剑,救济贫穷的百姓。】  【天凤四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点兵遣将,亲率勇士三千,浩浩荡荡地杀奔海曲城。经过一场激战,起义军一举攻破海曲城,活捉县宰。】  【随后率军退回海岛。】  【附近的贫苦农民不堪其苦,纷纷前来投奔吕母。一年之内,起义军发展到一万多人】  【王莽派来官兵镇压,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没办法,劝降吧。】  【不能说是一点用没有吧,那也是一点用没有。】  【天凤五年,吕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简介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目录 > 第14章 王莽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