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适之
赵宗身为仆人,对李瑄这种重情义很是感动。但李适之是一家之主,他没有资格去动摇其意志。 “我知道了。” 李瑄立刻去见李适之。 赵宗告诉李瑄,李适之现正在前厅等他。 “父亲……” 进入前厅,李瑄向坐在主座上看书李适之躬身一礼。 李适之年近五旬,以强干、务实而著称。拜相前,他在十余地任父母官,治政宽和,深受百姓爱戴。 他拜相的契机是治理洛水、谷水有功,勒石而计。 又在幽州节度使任上,立功边陲,被拜为刑部尚书。 不久后,高力士推波助澜,进而拜为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授上柱国、光禄大夫,封清和县公。 唐初以来,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 但在去年改元的时候,李隆基更改官制,将中书令改为右相,将侍中改为左相。将尚书省的左右丞,恢复为左右仆射。将黄门侍郎改为门下侍郎…… 唐初以左为尊,所以身兼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为首席宰相。 盛唐以右为尊。是以天宝年间的右相为首席宰相。 幽州节度使,在去年的时候,改为范阳节度使,裴晃的祖父裴宽为任。 正是由于半生辗转多地,还没五十岁的李适之,就颇显老态,头发黑白参半。 “这两个月以来,看你一直在房中学习,以为你会像皇甫谧、周处那样,痛改前非,我甚是欣慰。”李适之说到此放下书,他瞪着李瑄,言语陡然加重:“你竟敢在青楼斗殴,你不知道你父亲是宰相吗?” “父亲您既然知道自己是宰相,就不该因我今日的行径问责我。当然,您是大人,如果因行正义的事情被责骂,我心甘情愿。”李瑄受后世思维的影响,下意识就为自己辩解。 “哪有这么跟父亲说话的?” 李适之一听就恼了,他腾地一下站起,并从桌子上拿起一根半丈长的细棍子。 “父亲,伱干嘛……” 李瑄见李适之拿棍子,眼睛一瞪。 至于吗? “跪下……” 李适之极重家规,今日他要让李瑄长长记性。 他好不容易与李林甫形成默契,不能因此而生间隙。 “父亲,李屹有错在先,侮辱我左相府,你却不分青红皂白,侍中就这么害怕中书令吗?” 李瑄并不听话,反驳李适之。 “你懂什么,我与李林甫彼此尊重,共辅圣人。你因为一个婢女,坏我大事。跪下!” 李适之再次对李瑄喝一声。 跪? 受罚! 肯定是不跪的。 李瑄转头就跑…… “竖子……” 李适之更气,提着棍子追上去。 李瑄怕被李适之瓮中捉鳖,跑出前厅后,立刻来到后花园。 李适之穷追不舍,但他年岁已高,怎么比得上年少的李瑄? “来人……来人……给我抓住李瑄!” 李适之一时追不上,开始叫人。 此时,家里奴仆有数十人,听到李适之的命令,纷纷汇聚过来。并且把前门和后门牢牢堵住。 连在家的大郎李霅、四郎李季卿都出现。 “父亲,七郎顽皮,您别放在心上。” 李霅见此,立刻追上去劝李适之,生怕李适之不慎摔倒。 由于李瑄的母亲早早病逝,长兄如父,李霅一向疼爱李瑄。 “让开,不打他一顿不长记性。” 李适之铁了心要揍李瑄。 本来他还没这么生气,但李瑄的几句话太冲了,儿子不应该用这样的语气跟父亲说话。 见李适之怒发冲冠,李霅不敢忤逆,只能无奈摇头。 奴仆们组成一道人墙,将李瑄挡住。 此时李瑄准备先逃出左相府,等李适之消消气再回来。 李瑄直冲这些奴仆。 奴仆见李瑄靠近,一拥而上。 将李瑄的腰和胳膊抓住。 “喝!” 李瑄大喝一声,动用全身力量扭动身躯。 抓住李瑄的几名奴仆只觉得一股巨力撞到他们。 下一瞬,全部被甩飞出去。 看到这一幕的李适之微微吃惊,这样的力量,在军中绝对属于猛将。 他只知道李瑄有力气,善骑射。 现在看来,七郎是长大了! “父亲打你,你就跑,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