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双面人生
大三,弱冠之年尚且单身。  但他又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类。  12年前,一场意外令他患上了一种复杂罕见的情感障碍。  通俗来讲,就是对一部分情绪几乎失去了感知,且无法做出正常的反馈——那是当然的,因为感受不到,自然反馈不了。  包括但不限于:愧疚,恐惧,悲伤。  整体的诊查过程相当复杂。由国内某授权高端医疗机构,引用了最前沿的脑科学技术,对姜潜进行精神评估。  得出的结论令人悲观:因缺乏部分基本的共情能力,病人恐怕无法与人构建较深层次的亲密关系。此类人极易走向极端,可能成为主**英,亦或走向社会的反面。  ——建议入院观察。  不过这个建议,被姜家老佛爷一票否决了。  祸福相依。  姜潜所“失去”的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  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似乎突破了某种限制,变得极为敏锐。  超强的观察力,令他拥有了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充斥着大量生动的细节和事物发展变化轨迹的视野,为他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更夸张的是,只要姜潜愿意,任何感官所能捕捉到的信息,都能以他所理解的方式,被清晰准确地记录。  这部分记忆不受遗忘曲线的“侵蚀”,像被保护完整的案发现场一样,简洁而有序地存放在他记忆宫殿的档案室中,以备随时勘探和调用。  以上“得失”的综合表现为:和同龄人相比,他越发的冷酷无情,藐视规则,且善于使用智谋达成目的。  这样的“病征”,又险些让姜潜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而面对如此罕见的病人,连京城的脑科专家们也大为头痛。  这里有必要提到姜潜因空难过世的爷爷,生前曾是津平市有名的脑科专家。姜家也正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赖于层关系,才找到京城最好的专家问诊。  可见全家人对于姜潜的不抛弃、不放弃,和尽心竭力。  然而,就在全家人绞尽脑汁、赴汤蹈火之际,姜潜却奇迹般地……自己恢复正常了。  就像换了个人:面对权威不再振振有词,不再热衷于切碎动物的尸体,再也没有把找不痛快的同学揍到血肉模糊,而看似毫无心理负担……  尽管脑部损伤区域的阴影没有任何增减,但姜潜的行为,的确是改变了。  没人能解释这种改变的缘由。  用姜潜自己的话讲,就是: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的方式。  孩子想好好做个人。  这里要感叹一下家庭教育的伟大。  身在书香门第的姜潜,依靠自我意识主动弥合了自己与常人的差异。  他通过持续大量地观察、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再结合自身特点,加入一些创造性的发挥,总结确立一套基本“安全”的行为模式。  然后,在法律和道德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反复实践、校验和强化这套“安全”模式。  就这样,姜潜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扮演一个正常人的技巧。  经过一次转学,和一次搬家之,彻底掩盖了曾经的异常。  后续几乎每个与他有接触的人,都会和他的家人夸赞他睿智风趣,有理有度,未来一定有大出息。  他的家人也都渐渐习惯了他的“正常”……嗯,也许除了他母亲。  毕竟那次事故,让他的母亲失去了丈夫。  事实上,从姜潜最初表现异常后,他母亲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作为当代知名画家,她常年取材于世界各地,甘愿舍弃小家,献身艺术。  这理由勉强说得过去。  但只有姜潜知道,他母亲惧怕他。  偶尔团聚时,他的母亲总是尽量避免与他单独相处,哪怕他那会儿只是个十来岁的男孩儿。  好在姜潜并不会因此感到难过,他丧失了相关的情绪。  ……  姜潜此刻恰巧站在虞煊的视觉盲点上。  但见虞煊优雅跪卧于瑜伽垫上,躬身提臀,圆润的胸脯贴着瑜伽垫,双手向前伸展……缓慢而仔细,在极限处停留。  然后缓缓将重心前移,像猫咪一样似慵懒地,卷动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超物种玩家简介 >超物种玩家目录 > 第1章 双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