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四篇 屈原及宋玉
《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25〕“宋玉含才,始造‘对问’”《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26〕枚乘枚乘及其所撰《七发》,参看本书第八篇及其注〔16〕。

    自枚乘作《七发》后,“七”成为一种文体。《连珠》,扬雄撰。后来“连珠”亦成为一种文体。《艺文类聚》卷五十七引西晋傅玄《连珠序》云:“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覩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

    〔27〕《大招》王逸《楚辞章句·大招序》:“《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云:

    “此篇决为差作无疑也。”明胡应麟《诗薮·杂编·遗逸》则云:

    “(唐)勒赋四篇,志于《艺文》。……盖《大招》即此四篇中之一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汉文学史纲要简介 >汉文学史纲要目录 > 第四篇 屈原及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