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第三卷)第二节
重要的是,一个大人对孩子不知其用途的种种事物应当有深深的了解,但是,所有一切大人应当了解的事物,一个小孩子是不是也需要了解和能够了解呢?如果你尽量教孩子学习在他那个年龄看来是有用的事物,你就发现,他的时间是充分利用了的。你为什么硬要他牺牲适合于他今天学习的东西,而去学习他未必能够长成到那样大的年龄的人才适合于学习的东西呢?你也许会说:“等到他需用的时候,哪里还来得及学呢?”来不来得及学,我是不知道的,不过,就我所知,要提早学习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一个人只有根据他所处的关系才能清楚地觉察哪些东西是适合于他的。一个小孩子是知道他要变为成人的;他对成人的状况可能具有的种种观念,对他来说,就是教育的理由;但是,他对这种状况不能理解的地方,就绝不应该让他知道。我这本书全是继续不断地在证明这个教育原理。
当我们一有机会使我们的学生知道“有用的”这个辞的意思以后,我们就多了一个管理他的诀窍;因为,只要他觉得这个辞对他那样年龄的人来说有它的意义,只要他能清楚地看到它对他当前的利益的关系,他对这个辞就会获得深刻的印象。你的学生对这个辞是不可能有什么印象的,因为你没有设法按他们的理解使他们对它有一个观念,因为其他的人常常在供给他们有用的东西,所以他们就无须自己去考虑,他们就不懂得什么叫效用了。
“这有什么用处?”这句话从此以后就有了它的神圣的意思,它将确定他和我之间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动:当他问我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准定要用这个问题来问他;如果他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对他周围的人行使某种权威,因而没头没脑地不断拿一些问题来纠缠他们的话,就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缰绳勒住他的嘴,使他不再问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一个孩子,如果我们特别着重地教育过他,除了有用的东西以外,其他一切都不学习,那么,他问起问题来就会象苏格拉底似的;他自己没有找到一个理由,他是不会问你的,因为他知道,你在解答他的问题以前,一定要他说一说他问那个问题的道理。
你看,我已经把多么有力的一个工具交给你去控制你的学生了。由于他找不到什么理由,所以你高兴在什么时候就可以在什么时候把他制服得不敢吭声,而你则恰恰相反,你可以大大地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向他指出所有你告诉他的事物的用处!因为,你要知道,你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也就是在教他反过来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应当估计到,在你以后要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一定要照你的样子问:“那有什么用处呢?”
这也许是一个老师很难应付的难题。就孩子所问的问题来说,如果你只想摆脱自己的困难,那你只须给他讲一个他不能理解的理由就够了;当他看见你是按照你的观念而不是按照他的观念解释的时候,他就会认为你向他说的话,适用于你那样年龄的人而不适用于他那样年龄的人;他以后就再也不相信你的话了,这样一来,一切都完了。哪一个老师愿意马上把话停下来对他的学生承认他的错处呢?所有的老师对自己的错误都是一概不承认的;而我则要订下这样一条规则,即:当我不能够使他明白我讲的理由时,即使我没有什么错误,我也要说我错了:由于我的行为在他看来始终是很坦率的,所以不至于使他对我产生任何怀疑;我承认错误,远比那些掩盖错误的人更能保持我的威信。
首先,你要记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习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办法。由此可见,你问他的问题不应当太多,而应当经过慎重的选择;由于他向你提出的问题比你向他提出的问题多得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