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一~十四
十二月二日就匆匆迁回旧都去了。福原新都,北依山峦,地势较高;南临大海,地势较低;波浪的声音噪耳,海风也非常猛烈。所以高仓上皇经常生病,一听说可以迁回旧都,就赶紧离开了福原。从摄政公起,太政大臣以下的公卿、殿上人都争相随侍。入道相国以下,平家一门的公卿、殿上人也都回旧都去了。谁还愿意在这令人不快的新都多留片刻呢。从六月起,拆了房屋,运来财货杂物,建起颇具规模的新都,现在又象发疯一样地还都,甚至等不及作什么安排,就丢三落四地返回旧都来了。各家各户没有可住的地方,只好住在八幡、贺茂、嵯峨、太秦、西山、东山等偏僻地方,或在佛堂的回廊、神社的拜殿,暂时栖身。其中有许多都是有身分的人。

    至于这次迁都的理由,据说是因为旧都与南都北岭【1】都很近,稍微有点什么事,僧众就以春日神木,日吉的神舆【2】为凭借,闹事胡为。福原则隔山隔水,路程也很远,不会轻易发生那样的事。这就是入道相国原来迁都的理由。

    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再次对近江源氏进行征讨,以左兵卫督知盛、萨摩守忠度为大将军,率二万多人马,向近江国进发。先将散在山本、柏木、锦古里等处的源氏一一消灭之后,就向美浓、尾张进军。

    --------------------------

    【1】南都北岭,参见第一卷第八节注四。

    【2】春日神木是春日若宫的神体,兴福寺的僧众争讼时抬出去闹事。延历寺的僧众则抬出日吉神社的神舆到皇宫前请愿。

    --------------------------

    十四

    奈良被焚

    京城中有人议论说:“高仓宫进驻园城寺,南都僧众与其同声一气,派人迎接,与朝廷为敌,因此南都和三井寺应该一起讨伐。”这个消息传到奈良,僧众立刻聚集骚动起来。摄政公藤原基通晓谕:“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无论几次,我都可以转奏。”但僧众置若罔闻。又派兼有官职的别当忠成作为使者前去安抚。僧众起哄说:“把那家伙从马上拉下来,剪掉他的发髻!”忠成惊慌失色,逃回京城去了。随后又派右卫门佐藤原亲雅前去。僧众们仍是大喊:“剪掉那家伙的发髻!”吓得他也慌慌张张逃了回来。当时,劝学院【1】的两个杂役被剪掉了发髻。南都又做了一个很大的用于游戏的木球,说是平相国的头,嚷着说:“打呀,踩呀!”书上有云:“言之易泄,招祸之媒也;事之不慎,取败之道也。”【2】那位入道相国毕竟是当今皇上的外祖父,奈良僧众这样污辱相国,大概是着了天魔吧。

    入道相国获悉此情,心想:这该如何是好呢?首先要将南都的骚乱平息下来。于是派备中国住人濑尾太郎兼康补了大和国检非违所【3】的长官。兼康就带着五百多人马赴任去了。兼康临行前,相国曾这样嘱咐:“一定要注意,即使僧众有些胡闹,你们也不可随意动武,既不要披甲胄,也不要带弓箭。”但南都僧众并不知道这种内情,把兼康部下的低级士卒捉了六十多个,统统斩了首级,挂在猿泽池畔。入道相国十分愤怒,说道:“那么,就进攻南都吧。”便派头中将重衡为大将军,中宫亮通盛为副将军,率四万人马向南都进发。南都僧众不分老少,共有七千多人,全都武装起来,在奈良坂和般若寺两处,将道路挖断,掘出壕沟,筑起了壁垒,设置了鹿砦,严阵以待。平家四万人马分作两路,对奈良坂和般若寺两处城郭发起进攻,齐声呐喊。僧徒都是徒步,手持腰刀。官军则骑马冲杀,东追西逐,箭矢连发如下雨一般。抵抗官军的僧众几乎全部战死。从卯时开始交战,一直战到天黑。到了晚上,奈良坂和般若寺两处城郭都被攻陷了。在逃脱的僧众之中,有一个叫坂四郎永觉的勇猛和尚,既能使刀,又善于射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平家物语简介 >平家物语目录 > 十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