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chap_r();    解决不了的事情才拿到当家的老太太跟前去说事,一般情况下各过各的,互不干扰。

    长子姜新,年四十二岁,袭了个承务郎的散官,与其正妻林氏育有一子,妾又有子女若干。

    次子姜徵,就是姜琬他爹,白日见过的,年三十九岁,袭了个儒林郎的散官,正妻符氏生有一女一子,姜琬就是符氏所出。

    幼女姜茵,嫁了前科的探花郎顾之仪,随夫在金陵的刺史任上。

    姜家老太爷在世的时候,颇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姜新、姜徵都是进了学的,可惜落过一次第后,两人再不考了,或沉迷酒色的,或谈玄论道的,一个个不思经营家业。

    这姜府如今外面看着是簪缨世族,诗书传家,内里却是打着小算盘过日子,捉襟见肘的,已很难撑起门面了。

    姜家的孙辈这代,有姜新的儿子姜延,徵老爹的儿子姜琬、庶子姜定,姜延比姜琬大了三岁,姜定又比姜琬小二岁,这三人都是纨绔堆里拔尖的,斗鸡走狗无一不通。

    又因为家中没多大势力,但凡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回家就拿丫环下人出气,走的是对外认怂,对内称雄的路子。

    姜琬挺看不上这一家子的男人的。

    眼下这三人都到了读书的年纪,按照姜新、姜徵世袭的官职,进了苏州的官办学堂。

    南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朝廷设国子监,下辖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教授实用学问的诸如律学等若干。

    地方上设有府学、州学、县学等。

    国子学,坐标京师,内有众名儒云集,乃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院校,校长叫做国子监祭酒,超级精英教育模式,只收三百号学生,如果你老子爹没在京师混到个三品以上的官职,那学校的大门只能对你说声sorry了。

    太学,同坐标京师,比国子学差点儿意思,不过也是有门槛的,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才能进。

    以上两所学校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四门学、府学、州学就很亲民了,各府道都有,门槛往下压一压,五品以下官员及少量庶民子弟都可进,收的学生数更多,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

    官办学校教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说白了,这些学校都是为科举考试服务的,旨在培养后继的官吏书史。

    姜家弟兄三人进的便是苏州的州学。

    原主入学不过半年,结交的多是不务正业的膏梁子弟,平时根本不用功学习,还背着家里人时常往风月场子跑,非常不争气。

    这才遭了他老爹的重话。

    姜琬扶额叹息,幸好他爹提早发威了,不然,要是她晚个几年穿来,这具身体,是不是已经尝过男女滋味了。

    前世,她情窦没开人就挂了,好不容易再活一世,她还是希望某些事情从零开始。

    比如,爱情。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眼下,总不能继续原主的纨绔生活吧,看这家里的状况,也许再过几年就撑不下去了。

    想到姜家一败落,他就什么都没了,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在,原主是上学的,学而优则仕,读书科举,平步青云,或许是这世唯一的出路了。

    第2章 渣爹

    过了七、八天,姜琬恢复的差不多了,一早,照顾他的丫环利索地走进来:“公子,你今日该上学了。”

    她叫采苹,姜琬听婆子喊过。

    姜琬从床上下来,见她早已把书笔等物品收拾妥当,道了声谢,便去打水梳洗。

    “公子,我来。”采苹温柔地道。

    好像很怕姜琬抢了她的活儿似的。

    每次采苹事无巨细地服侍他,姜琬就莫名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简介 >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目录 > 分卷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