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4、一溃千里
的设立。从11月16日起,原先作为后备掩护部队的王耀武所部第51师归建,随第74军主力一起行动,并担任苏州至吴江防线的防守任务,同时展开一翼沿太湖警戒,防止日军由太湖登陆,以掩护淞沪战场撤退中数十万大军的侧翼。而从无锡到江阴,修建有锡澄国防工事线,是淞沪战场的预备阵地,也是守护南京的一道屏障。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试图将大军部署在这道锡澄线继续抗击日军。而以俞济时所属第74军在苏州到吴江之间展开的用意,就是为了争取锡澄线的部署时间。

    次日,第74军长俞济时带着第58师师长冯圣法、第51师师长王耀武等人来到防线现场踏勘之后,最后认为位于水陆要冲的望亭镇将是日军必取之地。经过考虑之后,俞济时命令王耀武派一个团前进配署在望亭。而王耀武在接到军部的要求之后,考虑到第51师在淞沪战场上已经鏖战了两个多月,各团伤亡均十分严重,现在唯一最完整的团就只有李天霞第153旅所属的张灵甫所部第305团,故而命令将第305团配属给周志道的第151旅,负责防守望亭,迟滞追击的日军。

    而就在中国军队全线放弃吴福国防工事群,退守锡澄线之时,日本陆军第10军方面却正在就追击作战展开一场讨论。军司令官柳川平助认为华中方面军司令部试图在昆山附近地区捕捉、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作战已经失败了,根本未能达到作战目标,使得结果成了一场击溃战,追击部队只是捕捉及消灭了部分撤退不及的掩护部队及溃兵。

    这次丁集团司令部会议上,柳川平助司令官面对一众师团长、参谋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由于此次会战是以第10军进入嘉兴一带为转折点,中国军队在丁集团开始包抄作战之后,主力陷入了总退却的溃败局面中,中国的指挥高层已经很明显地出现了根本混乱的征兆。因此,如果能够抓住这稍纵便逝的绝好战机,排除万难,断然实施勇猛果断的追击,尽管歼灭敌军主力已经很困难了,但仍可彻底打击敌人,使之混乱,以至于无法在南京要塞区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从而使得我军可以迅速、顺利地攻占南京。”

    身为一军统帅的柳川平助对于杭州湾登陆以来,未能一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颇感不满,他的目光已经开始盯上并不遥远的南京了。而作为军司令官的柳川平助中将的这番话语不仅得到一众师团长及司令部参谋们的支持,更是确定下了丁集团接下来的作战目标,即以攻占南京为第10军下一阶段之作战目标。军参谋长田边盛武少将更是直截了当地用自己的话语为丁集团接下来的作战目标给予了明确指示:“占领敌国首都南京,就将给敌人在政治和军事上以重大打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攻占南京,华中方面的作战就可以说告一段落。”

    第10军上下的这种普遍认识并不是没有根据和理由的,第10军自杭州湾登陆以来,中国军队溃败千里,嘉兴要冲已是丁集团囊中之物,吴福防线全线溃乱,南京屏障几近丧失殆尽。故而在此情况下,第10军参谋部第一课长藤本铁熊航空兵大佐、第二课长井上靖步兵大佐、第三课长谷田勇工兵大佐等一众参谋官们纷纷认为,“军方面如果决定将目标选定在眼前几乎唾手可得的常州、吴兴等地,或经过充分准备后再进攻南京,势必会给予敌人以恢复战斗力的时间,而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第18师团长牛岛贞雄中将、第114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国崎支队长等部队长更是一致认为根据目前情况,不应该中止攻克南京。最后的局面甚至演化成身为军司令官的柳川平助故作矜持在面对各部队长的请求时,很谦虚地说:“凭直觉相信,通过追击应该很容易夺取南京。”于是在11月15日夜,第10军司令部再次举行参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丁集团决定全军全力以赴,果断地“凭直觉”向南京实施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4、一溃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