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chap_r(); 随着中亚、西亚、小亚细亚之地不断纳入版图,帖木儿王仿效成吉思汗立国故事,将征服的广大土地分封诸子与诸孙。
此时,波斯全境已基本平定。除了最后一位波斯王阿合马在玛麦鲁克国王巴儿忽以及“黑羊”部酋长余速甫帮助下,重新据有报达之地,继续维持着他奄奄一息的统治之外,其他各城各部均并入帖木儿帝国。帖木儿王有足够的时间对付波斯王,在此之前,他有更重要的军事目标。
这一次征战被人们称作“七年战争”,帖木儿王的远大目标是:重新对世界上最富有的土地进行远征。
七年战争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印度。事实上,最初确定这个作战目标时费了帖木儿王不少周折和口舌,然而,帖木儿王最后还是聪明地从中找到了出征的依据,通过真主的指引说服了众人。
印度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相当神秘的国家,除了它的炎热,我对它所知甚少。我和公主翻阅了我们能够找到的所有有关印度的资料,得出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结论: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上,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南部是德干高原,南北高地中间是一块大平原。大平原的北部和东部是恒河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一条河叫申河(即印度河)。印度大部分为热带气候,北方高地却很凉爽,因受季风的影响,分为干湿两季。湿季到来,西南季风含水蒸气从印度洋上吹来,在东部恒河和雅鲁藏布江流域降雨颇多,物产较丰富。但西北部却为季风影响所不及,空气干燥,多草原沙漠。另外,因为土壤和气候的关系,印度境内森林繁茂,常有猛兽、毒蛇出没。
北印度和外界的交往,主要通过西北连接阿富汗的几个山口。南北印度之间的交通很不方便,但由于次大陆东有孟加拉湾,西有阿拉伯海,南有印度洋,所以海外交通条件还算优越。
帖木儿王大举出征前,印度的行政区划共有二十三个省。德里王国在强盛时曾几乎据有全部印度的土地,但这个王国很快衰落了,领土也四分五裂。几个较大的行省总督从德里王的政权下解放出来,各自开辟了自治的穆斯林国家。这些自治的穆斯林国家包括孟加拉、德干、乌德等。穆斯林王国的分离使德里王国缩小至旁遮普与多卜境内,而德里现在的统治者马合谋沙二世又是一个地道的傀儡,他的权政被操纵在宰相马卢·伊克巴勒的手中。
另外,我最感兴趣的是,印度有一支以大象为坐骑的象军,后来,我们在实际的战争中领教了这支象军的威力。
已经确定由欧乙拉公主陪伴兀鲁伯出征。即使是年幼的王子也必须接受严酷战争的锤炼,这是帖木儿王对儿孙最严厉的要求。
大战前,沙哈鲁回到了撒马尔罕。他回来一方面是为参加随后的征战,另一方面是为参加父亲即将举行的盛大宴会。帖木儿王与小王后图兰大婚不久,沙哈鲁奉父王之命出镇呼罗珊地区,其治所就在哈烈。撒马尔罕和哈烈相距数千里之遥,自从坐镇哈烈,沙哈鲁很少能够回来,这使彼此的相见变得如此珍贵,而我们与沙哈鲁之间的联系更多的只能通过书信。
自从沙哈鲁将长子兀鲁伯送到欧乙拉公主身边,他就很少与公主见面,我知道他这样做无非是为躲避某种眩惑,可是他越躲避,这种眩惑就变得越不可抗拒。他的苦恼和挣扎我全都看在眼里,因为,怎么说呢,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了解他的人,我了解他所怀有的爱情,以及他为爱情做出的牺牲。
宴会上,兀鲁伯被安排与欧乙拉公主坐在一起。他是个生性腼腆的孩子,像公主一样喜欢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场面如此宏大,气氛如此热烈的宴会,特别是他的对面坐着父亲,他不由得将双膝紧紧夹住,显出局促不安的样子。然而,当公主像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