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雄师
我军已破坏了保定至石家庄的平汉铁路,若我军进攻石家庄,北面敌人也难以顺顺当当地南下增援。
经过慎重考虑,聂荣臻于1947年3月31日向中央军委报告说:“我即举行正太战役,目的在歼灭正太线及石门(即石家庄)外围之故,并彻底破坏铁路。战役分两期完成:第一期重点于东段,以三个纵队歼石门外围之敌;第二期以主力向西大举破击。在第一期完成后,如平汉北段之敌南援,可打时则先歼援敌,然后向西破击。全战役约一个月左右完成。”
为了夺取正太战役的胜利,聂荣臻要求部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战术、技术训练,还亲自组织了团以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进行现地勘察。在聂荣臻看来,这是一个符合中央意图的大的歼灭战。
4月3日,举行正大战役的命令传达到各部队。
杨得志、李志民指挥第二纵队,杨成武指挥第三纵队,联合向石家庄北面开进;陈正湘、胡耀邦指挥第四纵队,向石家庄南面开进。
4月9日,我军三个纵队南北配合向石家庄外围之敌发动进攻。这是华北我军计划十分周密的一次进攻。战斗进展顺利。经过三昼夜激战,肃清了90多个敌人据点,破袭了石家庄至获鹿的铁路,歼敌第三军一个团和地方团队共1万多人。
第二、三纵队主力沿淳陀河两岸前进,一举攻克了井陉、获鹿等地,继续沿正大铁路两侧向西挺进,顺利攻克天险娘子关,直逼阳泉。
毛泽东得知这一战况后,及时向华北前线发电,称赞说:“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必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这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
阳泉是山西的重工业原料基地,是阎锡山心头的一块肉。阎锡山得知我军进逼阳泉的消息后,惟恐阳泉失守,命令第三十三军主力分别从太原、祁县等地乘车东援;命令独立第八、第十总队急奔阳泉。摸清情况以后,聂荣臻命令我军采取迂回包围、猛插侧背、断敌退路的战术,以第二、第三纵队从正面抓住敌人,第四纵队从井陉地区西进,逐步压缩包围敌人。
5月2日,我军经过两天奋战,将阳泉、寿阳、狼峪等地的大部分敌人歼灭,只剩下狮脑山上的一支敌军部队在负隅顽抗了。
狮脑山距阳泉4公里,是个工事坚固、地形险要的制高点。早在七八年前的百团大战中,陈赓旅便在狮脑山与日军激战。那一仗打得惨烈,伤亡之大至今仍令人难忘。5月1日,三纵八旅第二十三团就把狮脑山包围了,但屡次攻击却一直未能攻下这个制高点。
聂荣臻得知这一情况以后,感到有些意外。若是往常,他可能命令部队绕过这个据点,但这时正大战役已经接近尾声,他要进一步摸清敌情。
没有多久,杨成武来电话说:“司令员,坚守狮脑山的是日本人。”
“什么?是日本人?”聂荣臻追问了一句。若是两年前,晋察冀到处都有日本人,聂荣臻毫不怀疑。可现在抗战早已结束两年了,我军是同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作战,怎么会冒出一支日本军队?
“是日本军人。”杨成武语气坚定,“是日本保安第五大队在山上。”
聂荣臻沉思片刻,说:“日本军队也好,国民党军队也好,都要坚决攻下这个据点,但方法要灵活,对于日本军队,不一定强攻,向他们讲清战争情况嘛!”
抗日战争结束近两年了,狮脑山上的确有500多日本兵。阎锡山深知日军有战斗力,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他乘日军投降时急于归国的心理,软硬兼施,悄悄把这个保安第五大队收编到自己部下,放在抗击解放军的第一线。
围攻狮脑山的部队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