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铁流出关泻千里
,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也分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二和第三野战军。全军统一整编之后,第四野战军奉命沿平汉路南下,进抵河南、湖北,于长江北岸,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的渡江作战行动。此时,国民党政府放出“和谈”烟幕,准备通过谈判争取一个划江而治的结局。中国共产党则在北平同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的同时,加紧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3月底,全权指挥渡江作战的总前委制订了《京沪杭作战纲要》,决心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法,分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于4月15日18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之间实施渡江作战,首先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然后向纵深发展,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由于渡江作战的主要目标是进攻和消灭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汤恩伯集团,解放南京、上海等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因此,位于湖北、河南境内的第四野战军部队,主要担负佯动任务,占领武汉以北及其以东地区,以积极的行动牵制华中白崇禧集团,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的渡江作战。
随后,考虑到国共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政府方面的最后签字时间,中央军委将渡江战役发起时间改为4月20日。
4月20日20时,即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的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作战。顿时,长江北岸,万炮齐发;长江江面上,千帆竟渡,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所谓“立体防线”顷刻瓦解。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全军将士:“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本来,蒋介石将最后希望寄托于苦心经营的长江江防上。然而,在解放军百万大军牵其头,挟其尾,攻其中间的猛烈打击之下,自汉口以下长达2000余里的长江防线,同时崩溃。
居于国民党长江防线之首的,是盘踞在武汉的白崇禧集团。
按照渡江作战的统一部署,第四野战军之第十二兵团,在萧劲光率领下,于渡江作战发起之日,向白崇禧部在江北的汉川、孝感、黄陂、新洲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击作战,使白崇禧根本不敢有半点轻举妄动的念头。
4月27日,萧劲光率四野十二兵团进抵长江北岸。此时,陈庚率二野四兵团兼程前进,向赣东北追歼逃敌,威胁白崇禧的侧后安全。鉴于这种形势,白崇禧惧怕被歼,遂采取避免与解放军作战的办法,干5 月初开始收缩武汉外围的防务,俟机撤退。
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第十九兵团司令张轸率部在武昌以南的贺胜桥、金口一带起义,迫使白崇禧慌忙南撤。
同日,四野十五兵团第四十三军在军长李作鹏率领下,于湖北团风与田家镇之间约200余里宽的江面上发起渡江作战。南岸守敌临阵举义,四十三军顺利渡过长江。16日,该军激战一天,攻占了黄石、鄂城、大冶、阳新,有力地配合了第二野战军在九江、南昌方面的战斗。
5月17日,四野十二兵团第四十军在军长罗舜初的率领下,顺利解放了汉口、汉阳和武昌。
华中重镇武汉解放后,中央军委任命谭政、陶铸为武汉军管会正、副主任,萧劲光任警备司令。
5月下旬,已经就任四野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在北平办完了原职务移交工作,正准备南下率部作战之际,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让他去毛泽东主席的住地,领受新的任务。“是什么重要任务,主席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