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风雨下钟山
,其余负伤的同志一齐摇着桨。一发炮弹又把船尾炸碎了,杨德道也负了伤,船里灌满了水,眼看着就要沉没。岸上的敌人看见了,喊叫着要他们缴枪。杨德道愤怒地端起枪射击,跳下水去,手也扒,脚也蹬,奋力泅上岸,还救出赵成章、赵连芝两个重伤员。五班、二班的突击队也飞快地登上了岸。二班机枪手王天才端着机枪扫射着冲锋。五班长王玉魁的重机枪封锁住右翼的大地堡。连长周九景一连扔了三颗手榴弹,都在地堡跟前爆炸了。敌人四处逃命,战士们迅速控制了滩头阵地。

    经过30分钟紧张激烈的战斗,突击部队的大部船只于21日23时50分前靠了岸。炮兵部队适时地支援部队冲击,并拦阻敌第二梯队反冲击,保证了步兵顺利登陆。象潮水般登上南岸的突击队,宛如无数支锋利的尖刀,四面八方一齐楔入敌人的纵深。敌人被割裂了,没命的溃逃。在交通壕里,在山岗上,敌人遗弃的尸体、步枪、军服、大米,还有穿不及的棉裤,带不走的文件,扔得到处都是。各个突击队从不同的方向同心合击,迅速占领了香山、黄山滩头阵地。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红旗,插到了山顶上。

    按照兵团首长的预定作战方案,第十二军为右纵队,在八保洲强渡,其突击师首先攻占彭泽、马垱间沿江登陆场,控制彭泽东北高地;四十一师(归十二军指挥)附山炮、战防炮一部,控制三号洲,阻击九江敌舰东援。

    八保洲、小孤山守敌系敌六十八军一一九师、一四三师各一部。敌一四三师一个营及望江县保安团据守江心八保洲,以一一九师一个加强排防守小孤山。在八保洲及沿江南岸山麓,敌人筑有交通壕及地碉防御体系,马垱是敌舰停泊点。敌在兵力不足情况下,以浅近纵深的一线配置,企图依托长江天堑,以南岸低层阵地与各制高点和机动舰艇构成拦阻线,封锁江面,阻我渡江。

    战役开始前,十三军突击队的100多条船,大部分掩蔽在龙湖和内河里,距起渡点600多米,中间隔着高大宽阔的江堤。一零九团三营挖开了一条长达600多米、宽五米、深四米的引河。为防止敌人发觉,暂未将江堤劈开,只是在下面挖了一个拱形大洞。直到20日夜间,才劈开江堤,挖通引河,将100多只木船拖进江水,在突击营的起渡点杨家墩一字儿排开。

    副军长陈康、三十七师副师长赵华青,最后视察了炮兵阵地、渡江船只、起渡地区和突击营的准备工作,赵华青给突击队员作了临战动员。 21日凌晨1时,月色朦胧,江水汹涌,突击队员们个个英姿焕发地蹲在战船上。每只船上都有一个指挥员、一挺机关枪、两个机枪手、三个水手和船工,十几个战士。突击营长刘泽先、教导员陈占楼、副营长黎云龙、副教导员王吉友,各自站在自己的指挥船上。与此同时,在一零九团的炮兵阵地上,由20门山炮、八二迫击炮和12挺重机枪组成火力队,分别瞄准了敌人滩头阵地上的五个土木结构的地堡等射击目标。顾永武把指挥全团的重担交给赵华青,自己带着几个随行人员乘一只木船,参加到一营的突击船队中。

    1时40分,一声令下,突击船队齐向八宝洲敌滩头阵地冲去。

    船队在距敌滩头300米时,被敌发觉,立时炮弹和机枪子弹向突击船队射来。同时,北岸的我军山炮、迫击迫和重机枪,也一股脑儿洒向敌人阵地,第一排齐射的炮弹,准确地摧毁了突出在敌滩头阵地前沿的一个大地堡。紧接着又一个齐射,打塌了两个土木结构的敌碉堡,将守敌埋在了地碉里。齐头并进的二、三连的船头上,数十挺机枪也同时向敌阵地猛烈扫射。顿时,敌人滩头阵地上的主要火力点,几乎全部被我军的火力消灭或被封锁。只剩下两个隐蔽的地堡、几个单人掩体和一段不到60公尺长的战壕仍在进行抵抗。

    顾永武坐的指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二野档案简介 >二野档案目录 > 第五章 风雨下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