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厉兵秣马,华东战场旗开师出

    首先,山东主力部队绝大多数开赴东北,包括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第2、第3、第7师全部,第5、第6师的主力,18个警备团和基干团,部分军政干部共约6万人,只留下第4、第8两个师。同时,新四军第3师约3万余人,也由黄克诚师长率领北调出关。陈毅所能指挥的山东野战部队,实际只有5万,加上警备旅和区县武装,以及华中方向新四军9个旅,整个华东总兵力也才40万人。

    第二,华东局面复杂,敌情严重。蒋介石还都南京,苏鲁解放区将成为直接威胁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大患”,成为蒋介石调兵北运的“大障”,必先除之而后快。而陈毅所辖部队,力量相当分散,有的是刚从华中调到山东的,有的是刚从地方武装调到主力部队的。要在这种情况下将部队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野战兵团,来对付武器装备、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困难很多。

    陈毅到达山东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组织新四军和山东军区进行了机构调整、部队调动和整编等工作。

    不久,中共华东局成立。中共中央决定饶漱石任华东局书记。后又批准以饶漱石、陈毅、黎玉、张云逸、舒同、李林、郭子化组成华东局常委会,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军工作。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七省和南京、上海市,地处沿海,长江横贯其中。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生产发达,商业繁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地区的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曾经顽强地进行过各种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经淞沪、徐州作战后,纷纷西撤,这片大好河山被日军蹂躏。1938年,八路军第115师和新四军肩负起敌后抗战的使命,在罗荣桓、徐向前和叶挺、项英、陈毅、刘少奇等人的领导下,分别挺进山东和长江南北,依靠广大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在华中和山东创建了苏中、苏北、苏南、淮南、淮北、鄂豫皖边、皖江、浙东、胶东、鲁南、鲁中、渤海、滨海等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山东和华中两大解放区的面积已达31万平方公里,人口6,020万。

    根据中央的部署,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立即北移山东,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委。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后,华中另组华中分局,受华东局领导。同时成立华中军区,隶属新四军建制,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苏中、淮南军区及两个独立旅和8个军分区。

    同时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兼任司令员,谭震林兼任政治委员,刘先胜兼任参谋长,钟期光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等4个纵队。王必成、江渭清分别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段焕竞任副司令员,陈铁君任参谋长,刘文学任政治部主任。姬鹏飞任第七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藩任副司令员,杜屏任参谋长,卢胜任政治部主任。陶勇任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清任副司令员,伍洪祥任副政治委员,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张震任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子健、杜新民任副司令员,姚运良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

    对苏中和淮南军区的领导亦作了调整。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参谋长朗炳云,政治部主任陈时夫。淮南军区司令员周骏鸣,政治委员肖望东,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从学,政治部主任余立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三野全战事简介 >三野全战事目录 > 第一章 厉兵秣马,华东战场旗开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