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守”的问题
得志一边对第65军军长肖应棠说:“现在不是打的问题,而是先想办法不被敌人打的问题。”
第65军,是聂荣臻元帅华北野战军的一支功勋部队,好些干部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石家庄战役。石家庄战役,是解放军第一次打大城市攻坚战。
杨得志:“记得打石家庄时,我们不是盲目进攻,而是先构筑进攻工事,将部队囤积在敌人没有发现的战壕和坑道里,突袭敌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志民:“跟小日本打仗时,在冀中开展过地道战。”
肖应棠军长:“我们的战士们为了防炮,在阵地背面挖了不少防炮洞,效果不错。”
杨得志:“百闻不如一见,上前沿阵地去!”
他眉毛一展,兴奋地拍着桌子。
这些志愿军高级将领,猫着腰上了前沿阵地。
在前沿阵地,他们观看了一个连队挖的一人多深的战壕,还有一个个防炮洞。
连长:“美国鬼子打炮,我们就躲进防炮洞;炮一停,我们就到战壕准备迎战。”
听着听着,富有智慧的杨司令哈哈大笑,他有办法了。
不久,第65军接到司令部命令:全军将士齐动手,挖洞子!
并且,洞子还有标准,比平常挖得深多了、坚固多了。
于是,志愿军将士们开始大挖洞子、挖壕沟,还将洞子与壕沟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条巨大的坑道。
坑道修得远远超出一般的防御壕沟,非常深,非常坚固。
敌军打炮,战士们进洞隐蔽,炸不着;
敌人步兵冲击,战士们就冲出杀敌。
由此,部队伤亡急剧下降。
挨打的问题一解决,将士们情绪就高涨起来了。
杨得志将第65军坑道防御工事经验,向志愿军司令部做了汇报。
彭德怀司令员也正为此事发愁呢。他了解到,第64军的一个连,利用马蹄形坑道,一天内不但扛住了美军3万发炮弹和几百颗炸弹轰击,还击退了敌人步兵的22次进攻,杀伤美韩军700余人,自己只伤亡了21人,平均每击退一次进攻只伤亡一人。
还没有听完介绍,彭德怀也眉毛大展。他意识到,志愿军找到对付美国军队强大火力的办法了。
他意识到,能不能守的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