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热烈的心声
活动――爱情纠葛谈起的。娜塔莎爱阿廖
沙,阿廖沙也爱娜塔莎。他们到底爱对方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娜塔萍对卡佳说:“我就是爱他,说不出道理。”她也知道阿廖沙这人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既愚蠢,又自私,而
且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根本不值得她爱,但是她硬是爱上了他,而且疯狂地爱他。她曾向万尼亚承认,你们说“他没有性格,而且……像小孩一样天真烂漫,智力有限。嗯,我
最最爱他的也正是这点……你信不信?不过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仅仅爱他这点。就这样,说不出道理,我爱他整个的人,要是他换了一种样子,有性格或者聪明点,说不定我倒不
会这样爱他了。”
再如本书中以“我”出现的主人公万尼亚,搬到史密斯老人生前往过的那套房子后,常常感到一种“神秘的恐怖”,“这种感觉根本不听理性提出的理由”。它无以名状,匪
夷所思。有一天,他背对着门,站在屋里,心想:他只要回过头去,就会看到史密斯的阴魂出现在门口。这时,他猛一回头,“门当真开了,轻轻地,无声无息地,跟我一分钟前
想象的情况一模一样。”蓦地,在门口,出现了一个怪影。“我全身毛骨悚然。使我恐怖万状的是,我看到,这是个孩子,一个小女孩,如果这就是史密斯的阴魂,也不会使我如
此害怕。”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预感?这是鬼入的感应?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脉冲?难道我们在生活中就没有遇到过或不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形吗?恐怕未必……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
西方的尼采哲学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看过尼采的书,尼采却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而且他用自己的哲理揭示了陀思安耶夫斯基作品中
的许多秘密。尼采说过:“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唯一的一位能使我学到东西的。心理学家;我把同他的结识看作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成就。①”
尼采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者。他曾提出“权力意志”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人和人生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扩张自我。尼采的“权
力意志论”揭示了中拉斯科利尼科夫“超人哲学”的秘密,揭示了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座右铭“自由和权力,而主要是权力!统治一切发抖的畜生和赞美众生的权力”的
秘密。同时,权力意志论也揭示了娜塔莎和阿廖沙,阿廖沙和卡佳相爱的秘密。请看娜塔莎的自白:“我没有把他看作一个学识和智力上与自己相当的人那样来爱他,不是像一个
女人通常爱一个男人那样来爱他,我爱他像……几乎像个母亲。我甚至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彼此平等的爱。”万尼亚也说:“娜塔莎本能地感觉到,她将成为支配他的主人。”
卡佳也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有主见的姑娘,她之爱阿廖沙也是由于她觉得他“怪可怜见的”。可怜并不是爱。但是可怜一个男人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初可以由怜生爱,甚至是
强烈的爱,起码在一部分女人身上是如此。这就是女人以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权力意志”。而阿廖沙的爱则表现为一种负面的“权力意志”;他渴望被人统治。诚如万尼亚所说
:“既然他自己没有能力思考和判断,那他就一定会爱上那些能够替他思考,甚至替他希望的人……而能使阿廖沙爱慕的只会是那些能够支配他,甚至命令他的人。而娜塔莎在他
们相好之初之所以能够吸引他,一部分也是由此而来。”
①舍斯托夫:《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漓江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第十八-十九页。
尼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