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一六章 叔向的痛苦
如今把刑法告诉大家,大家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做的就去回避,能做的就去做好,这难道不对吗?至于说到百姓由此钻字眼、胡搅蛮缠、无理狡辩等等,只要刑法表达清晰,又何必担心这些问题?至于说到贿赂,从前民不知法,法由人出,百姓就会去贿赂执法者;而如今刑法刻在鼎上,又何必去贿赂执法者呢?从前不让百姓知法,其实就是愚民政策。固然,愚民政策能够巩固统治,但是也必然导致国家不能发展。如今郑国随时面临亡国,如果国家停滞不前,亡国就真的不远了;如果开启民智,让百姓有所作为,国力有所加强,即便我子产被赶走,国家却能存在下去,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叔向,你所想的是子子孙孙都统治下去,可是我所想的是怎样保证在我活着的时候能够保全郑国。我感到你的好意,即便不能接受您的劝告,我还是要表示衷心的感谢。

    信让人送走了,子产却还有些惆怅。从前,他把叔向引为知己,如今看来,叔向也不能理解自己了。

    “他们为什么总是把百姓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为什么总是像防贼一样防着百姓?为什么总是把百姓的话当成恶意?”子产自问。

    兴办平民学校,开放言论自由,公布刑法。

    子产,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凭此,子产已经可以跻身中国历史最伟大人物的行列。

    来自朋友的劝告

    叔向收到了子产的回信。

    看了子产的信,叔向长叹了一声,很久没有说话。

    其实,叔向很赞赏子产,一直都很赞赏。对于子产的各种举措,叔向其实也是赞赏的,但是他也确实是失望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于各种社会变革都心存恐惧。

    为什么会这样?

    事情要回到三年前。

    三年前,齐景公把女儿嫁给了晋平公,晋平公非常宠爱,立为夫人。可是没多久,夫人因病去世了。于是,齐景公派晏婴前往晋国,希望再嫁一个女儿给晋平公。

    事情很顺利,晋平公很高兴地接受了齐国人的建议,把事情就这么定了。

    订婚之后,叔向特地设宴招待了晏婴,两人神交已久,所以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深入。酒过三巡,叔向向晏婴靠近了一些,然后轻声问:“齐国的情况怎么样?”

    晏婴看了叔向一眼,四目相交,心领神会。

    “说实话,齐国已经到了末世了,我不知道还能撑持多久。”晏婴说,说得很无奈。

    “呃,为什么这样说?”叔向有些愕然,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

    “齐国的国君根本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百姓,正在心甘情愿地把百姓送给陈家。齐国从前的量器有四种,就是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四釜为一钟。而陈家的量器只有三种,每种都比国家统一的量器加大四分之一。他们用自家的大量器借粮食给百姓,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他们从山里采木材运到市场上卖,价格不比山里贵。他们经营鱼、盐、蜃、蛤,也都不比海边贵。百姓创造的财富,两份交给了国君,只有一份维持生活。国君积聚的东西腐朽生虫了,但贫穷的老人却饥寒交迫。国家的集市上,鞋子很便宜,但是假腿很贵,因为被砍腿的人越来越多。百姓痛苦或者有病,陈家就想办法安抚。百姓爱戴他们如同父母一样,因此也就像流水一样归附他们,谁也拦不住。”晏婴说完,苦笑。

    “真的这样?”叔向问。

    “真的,晋国的情况怎么样?”晏婴反问。

    “唉。”叔向先叹了一口气,看看周围,没有外人,这才接着说话:“不瞒你说,晋国的情况比齐国还糟糕,也已经到了末世了。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人为国家打仗了,国家的战车都腐烂掉了。百姓贫困不堪,可是公室还是很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简介 >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目录 > 第二一六章 叔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