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弹琴高士
泥中蟠龙向天飞。’不知你对这首童谣是怎么看的?”

    “我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建安八年,太守刘表的前夫人亡故。荆州的败亡之兆由此而起,家族内部开始出现了争乱,这就是‘始欲衰’。所谓‘至十三年无孑遗’,就是预言刘表的死亡,至于‘到头天命有所归’,就是天命回归的所在!”

    司马徽说到此处,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玄德的面容,又加重语气重复道:“天命所归,回归何处?就是将军您呀。您是天命选定的人物,对此难道没有一点自觉吗?”

    刘玄德睁大眼睛,吃惊地说道:“先生不可信口而言,像我这样的人怎能担当如此大任?”

    “非也!非也!”

    司马徽温和地否定了刘玄德的想法:“现在天下的英才齐聚于此,襄阳的名士们也对将军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您要好好地把握这个机运,唯才是举,打下未来大业的基础。”

    “先生说的贤才真的有吗?请告诉我他的大名。”

    “卧龙、凤雏。若得其中一人,也许就能掌控天下。”

    “卧龙?凤雏?”刘玄德一时不得要领,不由得趋前请教。

    谁知司马徽抚掌大笑,口中只说着:“好,好!”其后便笑而不答。

    刘玄德被他唐突的奇言弄得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这是高士的习惯。

    日常之间,不论善恶之事,司马徽总以习惯的“好好”两字应对。

    据说,有一次有个熟人来访,悲痛地诉说自己儿子死亡的缘由,司马徽依旧以“好好”两字回答。熟人回去后,司马徽的妻子批评道:“虽说这是你的口头禅,但对死了儿子的客人也这么说,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但是司马徽还是我行我素地不为所动,只是说:“好,好!你的意见说得很好!”

    这时,小童送来了饷客的酒食,司马徽也陪同刘玄德一起用餐。

    餐后,司马徽热心地慰留道:“将军看来已很疲劳了,今晚就请到卧室里休息一下吧。”

    刘玄德笑道:“那就打扰了,听了先生的话很受益。”

    他被引入别的卧室里休息。虽然头靠着枕头,但心里想着司马徽刚才说的话,久久难以入睡。这时,一声马嘶打破了深夜的静寂,接着就听到屋外传来的人声和开门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来者是谁?”

    平时对风声都敏感的刘玄德此时不由自主地侧耳倾听。由于草堂不大,所以连客人从后门进入主人房间的脚步声都听得很清楚。

    这时,传来了司马徽的声音:“这不是徐元直吗?你怎么会这个时候来我家?”

    接着,是个壮年男子沙哑的声音:“先生,我去了一趟荆州,因为有人告诉我荆州的刘表是当下的名主,所以跑去投奔他,谁知见面后才知道和听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实际上是个无能的藩主,所以我对他很反感,当即在舍馆里给他留下了一封信,连夜逃到这儿来了。”

    那人爽朗地笑着。接着,又传来司马徽的声音,他是在严厉地批评那位壮年男子。

    “什么?你去荆州干什么?哎呀,连你也会这样目光短浅。如今这个时代,贤愚混杂,瓦砾可变珠宝做官封爵,珠宝却只能躲藏在瓦砾下面,掌权者不识人才反而将其践踏在脚下。世人对此视而不见已成通病。你虽有王佐之才,但对当今的潮流没有深刻的认识,不等自然出头的时机,就卖身投靠刘表那样的人,这反而是自取其辱。你为何要在仕官的中途逃跑呢?就是我理解你也绝不会为此褒奖你,你应该更加自重才对。”

    “对不起,我做事实在太轻率了。”

    “古代的贤人子贡说过:‘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3·孔明出山简介 >三国3·孔明出山目录 > 第十八章 弹琴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