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临战第一课
后极其不快地面露愠色。从此以后,他只要一见到孔明,就会嘲讽地叫道:“水来啦!水流过来啦!”
孔明确实就如水一般,即使身处城内也总是雅静无声,很难知道他究竟在还是不在。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刘玄德的帽冠,往日平静的眉头立刻皱起,不满地问道:“这是干什么?”
刘玄德似乎有喜欢修饰仪容的爱好,这次他把一种珍贵的饰物戴在帽冠上,还镶嵌上珍珠。对于孔明的责备,他慌忙解释道:“你是说这个吗?这是牦牛的尾巴,是襄阳的一个富豪送给我的。听说非常珍贵,所以我特意把它戴在帽冠上看看。先生觉得奇怪吗?”
“虽然很相配,但主公不感到悲哀吗?”
“为何?”
“如果主公像女子那样喜欢修饰容姿,那将意味着什么?那是主公丧失大志的表现。”
孔明颇为正色地责问道,刘玄德听后突然扔了那顶用牦牛尾巴装饰的帽子,有些不快地说道:“先生怎能如此相比呢,我只不过为了暂时忘却心中的烦忧而已。”
孔明又问:“主公和刘表相比如何?”
“我不如刘表。”
“和曹操相比如何?”
“那就差远了。”
“既然主公也知道不如他们二人,况且我们这儿拥有的兵力只不过数千人,如果曹操明天就派兵来进攻,我们拿什么来防守呢?”
“……我也经常为此烦忧。”
“那也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烦忧上,必须找出实际的对策。”
“请先生明示有何妙计。”
“从明天开始抓紧实施吧!”
孔明事先制作了新野百姓的户籍,招募了壮丁。因此,除了数千名守城部队之外,他向刘玄德提出了组建农兵队的计划。
从第二天开始,孔明亲自担任教官,着手训练三千余人的农兵队。根据实战需要,教授队列行走、埋伏进退以及阵法的要点,并且向他们灌输军人克己的精神,练习刺杀、用剑的技术等。
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三千名农兵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各项军事技术,做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成为孔明手下一支能运用自如的强兵队伍。
就在紧张地实施计划的时候,果然不出孔明所料,传来了曹操拜夏侯惇为大将,率领十万军队,以讨伐新野刘玄德为名,南下进军的消息。
“曹军有十万大军,我们该如何防守呢?”
刘玄德听到消息后大为惊恐,急忙召集关羽、张飞共同商议军情。
张飞道:“曹军就像一大片野火,大哥只要用水去浇就可以了。”
在此危急关头,这个鲁莽的家伙竟然还说着这种难听的风凉话。
刘玄德深知现在不能再计较这些微不足道的对立情绪,所以他正色地劝诫二位义弟:“智谋靠孔明,勇武还是靠你们二位之力。好吧,就拜托你们了。”
张飞和关羽退下之后,刘玄德又叫来孔明,以同样的口气对孔明提出应急的嘱托。
“主公这样的担心是没有意义的。”孔明有些不满地说道,“现在的忧患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我最担心关羽、张飞二人不服从我的命令。因为不能执行军令,那我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这事确实也使我很烦恼,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实在对不起,请主公把自己的宝剑和印绶借给亮一用。”
“那很容易,就这样可以了吗?”
“请主公召集众将听令。”
刘玄德把自己的宝剑和印绶亲自交到孔明的手中,并立刻召集诸将上堂。
孔明端坐在军师的座位上,刘玄德斜倚着中央的床几。孔明站起身来,严肃地发布了军队布阵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