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镇压义和团立了大功
以能获大胜,全赖大人军中之威。祺瑞不过……”
袁世凯连忙摇手。“你的指挥才能展现出来了。这一点,我心中有数。”
“谢大人厚爱。”
说着,段祺瑞这才坐下。
袁世凯清理了一下他吸烬了的烟窝,把烟袋放在八仙桌上,然后端过来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口,才又说:“芝泉,这一仗,算是打出了咱们的军威了!朝廷嘉奖,百姓欢迎。说明新练之军就是不同么!”
“大人治军有方。”“这是其一……”“人心思安,仇恨匪盗。”
“这是其二……”“还有皇恩浩荡。”“这是其三……”段祺瑞不知该再说什么了?
袁世凯笑了。他觉得时候到了,该说的话得说出来了。于是,便笑咪咪地问段祺瑞:“芝泉,威县这一仗,莫说在朝廷,就是在山东地方,也只是寻常小事。你知道为什么朝廷会对你又加封又嘉奖吗?”
段祺瑞被问迷惑了——心里一惊,如此大胜,袁大人怎么说是小事呢?再说,作战有功,加封嘉奖,这是常情中事。否则,奖罚不明,朝廷还有什么威望呢?可是,袁世凯又这样认乎其真地反问,这就不是小事了。为什么?段祺瑞一时想不出。“还请大人明示。”“这你就不明白了。”袁世凯还是笑咪咪地。“芝泉呀!这也难怪你,你虽然出来十多年了,官场上的事毕竟接触少。武备学堂也还是学堂,学堂就以书本为主。社会、官场可不同,那要比书本丰富、复杂得多了。”顿了一下,他又问:“读过吗?”
段祺瑞更惊讶了。“又是?沈老先生再三说的……”他说:“读过了。是最近几年读的。”
du8.com版权所有
“那是一本坏书。”袁世凯说:“但是,又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段祺瑞不明白。是好书不是坏书,他尚未有自己的主见。他记住的,只是其中的“护官符”。那是沈先生提醒他的。“‘护官符’与今天的威县一战有什么瓜葛?”段祺瑞联不上。
袁世凯没有窥测段祺瑞的表情,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里的‘护官符’,是说到骨子里去了,做官的人都要好好地研究一下,最好是借鉴一下,或者当作格言,常常提醒自己一下。有好处。”
“祺瑞领教了。”
“还有一点,”袁世凯说:“‘护官符’的要阂,不在‘符’,在‘护’!懂吗?”
段祺瑞又是一惊。
“就说威县这一仗吧,”袁世凯入正题了。“仗是打胜了,匪盗都剿清了。充其量,还是一个小仗,到不了朝廷。但不同。你自己往上报,是小仗,到不了京城,也惊不动朝廷。那样,加封嘉奖的事全不会出现。这件事放在我手里去做,我写了奏折,直送朝廷,这份量就不同了。先撇开事而论人,一个总督、大臣,还是实实在在的山东巡抚,我能把鸡毛蒜皮的事送给御览吗?所以,一切都变了。归根到底,归到一个‘护’字上去了,我护了你……”
袁世凯把话说明白了,段祺瑞当然心领神会了。他感激这位上司兼泰山。于是,即忙站起,一步跨到八仙桌前,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感谢大人栽培,祺瑞永远忠于大人!”
“这……这……”袁世凯忙起身,伸出双手,说:“何必如此,何必如此!你我至亲,话说明白了,也就完了。举此大礼,岂不见外了。日后还得互相照顾,互相保护。”
段祺瑞回到自己的住处,如法炮制,也对跟随他出征的下级军官和士兵进行嘉奖。嘉奖时,用不同方法,向官兵们训示,荣誉和实惠都是他段某人给的,“只要跟我好好干,我是绝不会亏待大家的!”
官兵们除了没有对他跪拜之外,也都像他对待袁世凯一样,纷纷表示“永远忠于大人!”。
一战之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