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谋新路
11中将领反蒋统一联盟。这显然是对着吴佩孚的一派quot;明媚春光quot;!到了9月6日,邓锡侯、刘文辉、田颂尧便发出反蒋通电;9月8日,他们又联合杨森、刘存厚等人,由李家钰领衔,代表该五部旅长以上军官发表通电,畅论国情,坦诚表露自己的观点。电文说:
桂军奋力于江汉,张军举旗于宜沙,唐部护党于中州,石部挥戈于浦口,冯、阎两军则再接再励,正义所趋,不谋而合∥·蜀中非坐守之国,明智以进取为先。应迅举义旗,克期东指,会师宜汉,分道前驱。
这个主张,竟和吴佩孚的东出夔门目标完全一致。吴佩孚的quot;病quot;完全好了,他在小小的下八庙,又运筹起国事来。
55岁的吴佩孚,流川四年,身体略有发福,但性格变化很大:沉默起来,闭门静坐,谁也别想听到他一句言语,更别想见他一个笑脸;兴奋起来,却又夸夸无度,他身边的所有人,谁也别想清静片刻;有时候午夜坐起来,还要攀谈、争论。
国内形势骤变,吴佩孚的下八庙顿时热热闹闹。忙乱之中,他忽然想起一个消声多年的四川文人罗荇农。他问陈廷杰:quot;川中有个叫罗荇农的人,不知还在不在?quot;
quot;是不是当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作过议和委员的那个罗?quot;陈廷杰问。
quot;是他。quot;吴佩孚说:quot;当年袁项城任直隶总督时,他在幕府走动。是个颇有运筹能力的人。quot;
quot;他还在。quot;陈廷杰说:quot;听说常在邓锡侯那里。quot;
quot;我很想结识这个人。若有可能,我真想把他当成一臂。quot;
quot;这容易。quot;陈廷杰说:quot;派个人去,一请准到。因为他这几年很有些失意。quot;
quot;那你赶快找个合适的人去请他,就说我很敬慕他。quot;
罗荇农被请来了。这是一个业经朽得像一块腐木似的人:瘦瘦的身个,瘦瘦的脸膛,连眼睛也是瘦瘦的。穿一件长衫,戴一顶礼帽,手里拿一根柱杖,杖头雕着龙头。貌虽不惊人,气宇却还不凡。见到吴佩孚的时候,只鞠了个躬,轻轻地喊了声:quot;玉帅--!quot;
吴佩孚求贤若渴,不能不礼贤下士。忙站起身来,展开双臂扑向他,说:quot;罗老先生,一向可好!quot;
quot;托玉帅福!quot;罗荇农说:quot;还过得去。quot;
quot;我们曾经见过面。quot;吴佩孚说:quot;当初在保定quot;
quot;往事莫谈了。quot;罗荇农说:quot;玉帅把老朽找来,必有吩咐。但请开门见山,老朽定然鞠躬尽瘁。quot;
quot;子玉入川以来,甚想做几件有益于川人的事情,怎奈各方掣肘,力不从心。听说先生声望颇高,但愿能助我一臂。quot;说着,吴佩孚转过胸去,对陈廷杰示意一下,陈廷杰微微一笑。
quot;罗公德高望重,11人无不敬仰。玉帅了知罗公与刘湘军长是老友,与邓锡侯将军是同乡,并与范绍增将军私谊甚厚,故而请罗公以副秘书长身份在各位中与之通融,共成大业。quot;
quot;事情我倒是乐意做,这副秘书长一职么quot;
quot;名正才能言顺,quot;吴佩孚说:quot;罗老先生还是别推辞了。quot;不久,罗荇农便开始了重庆、成都行。
吴佩孚又兴奋了,兴奋得忘了吃睡,他在下八庙里,一忽儿写信给范绍增,以教训的口吻对他说:quot;隶人旗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