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定时炸弹
后一起回清川老家。他们都是清川人,虽然一个在文庙镇,一个在城郊乡,却相距不远。正因为是清川老乡,他们在清州才走到了一起。那时候,高伯成高中毕业,高考没考上,是自费的大专生,即使是自费的大专生,毕竟在省城见过了世面,他再也不想回老家那个穷县了。他来到清州后,开始找工作,大小公司都干过,常常是一个月的工资在交了房租后就不够吃饭了。因为穷,他才经常到那个叫quot;天下第一碗quot;的烩面馆去吃两块五一碗的烩面。因为经常吃烩面,就认识了在烩面馆当领班的陈艳艳。陈艳艳果然是深山出俊鸟,人长得不但水灵,而且身材也好,一身领班的打扮颇有几分动人之处。那一天晚上,高伯成照例要了一碗烩面,正吃的时候,陈艳艳给他送来了一盘小菜。他有点受宠若惊,马上说谢谢。
陈艳艳说:quot;你是老顾客了,不想再要点别的什么了吗?quot;
他觉得她普通话说得不错,但毕竟不是先天的,就问:quot;你家不是市里的吧?quot;
她反问:quot;你好像也不是。quot;
他如实相告:quot;我是清川人,在省城上的大学。quot;
quot;噢,你是大学生?我也是清川人。quot;
就这样他们渐渐好上了。后来,高伯成招聘到了电视台,认识的人多了,就通过关系把她调到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当了电脑打字员,月工资600元。陈艳艳年终奖发了1000元,还发了两壶油、一箱苹果。
高伯成开门的时候,陈艳艳听到了钥匙插入的声音,想他可能拿着东西,赶紧去给他开门,却见他两手空空,一脸的愠怒。
quot;怎么了你?quot;
quot;收拾行李,回家!quot;
quot;到底怎么了?你不是说要加班到年三十的吗?quot;
quot;哪那么多废话!谁爱加谁加,老子不加了!quot;
听得出来,他是在台里受了气。她在公司,因为丈夫是电视台的记者,备受姐妹们羡慕,哪里会想到丈夫也有受委屈的时候。反过来,她从服务员干到领班,什么委屈没受过,只是那些委屈都是小人物的委屈,想开一点,认命,就过去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越往上边,遇到的委屈越大,特别是像高伯成这样有一定文化的专业人才,还要面子,要尊严,一点儿委屈就让人无法承受了。
高伯成坐在沙发上,点了一支烟,继续生闷气。
陈艳艳给他沏了一杯茶,劝他道:quot;算了,万事想开点,我现在已经很知足了。quot;她依在他身边,继续说:quot;想那时,我哪里敢想现在的日子。租着两室一厅的房子,普通城市人家有的,咱们也有。听话,咱还是上班去吧。quot;
他看着她,她还是那么漂亮,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善解人意。按说,他也该知足了,家有娇妻,银行有存款,还想怎么着。他拍拍她的肩,说:quot;没事了,班是不用加了,我们放假了。准备准备,我们明天就回家。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quot;
陈艳艳放心了,开始准备行装。还有单位发的东西,也要打包带回去。过年了,双方父母那儿都得送点贺礼。
高伯成走进了书房,他也要准备一下。没写完的素材要带回家去写。家里没电脑,就先把草稿写出来,等来了之后再用电脑打一遍。他打开抽屉,整理书和杂志,在一本《中国各阶层分析》的书下面突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这东西他见报社的记者拿过,是个比较先进的录音机之类的设备。但电视台的记者好像还没用这玩意儿,电视台的记者一般都扛着摄像机采用同体声录音。他渐渐地想起来了,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