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知惠似乎没察觉异常,对三太说道:“麻烦你了,我来照顾她吧。”
三太闻言,立刻慌慌张张从屋里出去了。
“幸子她们明天要去旅行了。”
他一见到仓本,不待对方问他为何去了如此之久,便主动解释,颇有些欲盖弥彰的感觉。
“是啊,我听美知惠说了,好像要在丹麦和肯特会合,然后去新婚旅行。”仓本正忙着收拾咖啡杯,根本没注意三太去了很久,“美知惠订婚了,幸子一个人很孤单吧。”
三太松了口气,在床沿上坐下。
“好好跟她告个别吧。”仓本背对着他,“幸子那孩子,好像挺担心的。”
“担心什么?”
“担心阿三你啊。我再有四五天也回日本了,这样就剩下阿三你一个人了。她是真的喜欢你啊。”
三太听仓本一说,也想到了这个情况。他们这伙人有十来个,三太真正信赖的却只有他们三个,而现在他们都要走了。比起悲伤,他更加觉得不安。
我读罢大感困惑。
小说讲完了告别聚会,便将主题转到独留伦敦旅馆的三太身上。三太迟迟等不到从日本汇来的钱,食不果腹,伙伴们也不再理他,最终营养失调,在对日本的幻觉中迎来死亡。
(这些事,我似乎没有讲给他呀……)
的确没有。真是奇怪。
正像小说里讲的那样,我在伦敦时用的是家里寄来的钱,有段时间迟迟等不到钱,又不想跟那些不是很熟的伙伴借,只得饿了四五天,确实出现了营养失调的症状,若非做两周拍摄旅行的田所回来时到我的房间看我,没准我真就死了。
(可能是听田所说的吧。)
只好这样解释了。那之后将近五年,我都没联系早良。难得再见面时,自然丟开那些痛苦的回忆,只顾着讨论有趣的事了。
(但是……)
那次聚会,田所没有出席。如此说来,早良曾另跟田所碰面。他们两人年龄相仿,兴许后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这样确实说得通,然而我心里就是有个疙瘩。
早良为何要编造这样的情节呢?到聚会以前的情节都是事实,而我和咲子那一段则是胡说八道。送咲子回房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我,而是美千代。
咲子喝醉酒吐了满地,早良打了她一巴掌,聚会变得乱七八糟,所以美千代才把咲子带回房间。
(而且……)
小说里的仓本,说的为何是大阪方言?早良明明是千叶出身。
这大概是小说的艺术手法吧。
我又翻了一遍,发现了几个疑点。我是在聚会上听说她们两个要去旅行的,而且从来没听说她们要和肯特会合。估计这又是早良编造的吧。
从小说的整体来看,去跟肯特会合这个情节并不自然。
(说真的,写得很烂……)
刚开始觉得文章不错,再看就觉得拖拖拉拉,而且幼稚。兴许他觉得主人公是个少年,所以就没太斟酌词句。早良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他的文笔本该更简洁的。这只怕是照抄当时日记的结果。
但是,他到底为何要编造那些情节呢?
(真是烦人啊……)
一阵寒意袭来。
早良为何非要见我?
一开始的这个疑团,渐渐变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