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是这样。不过,若这样认为,又出现一个大问题了。亦即,打击者出棒之后至击中球之间约0.5秒左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既要分辨出球路,又要传达给打击者,以普通方法是不可能办到的。”
“那是当然了。”萩野沉吟着说。
“还有一点,那就是习志野西和信光的打击者都不擅打击快速滑球,也就是说,利用‘魔术’很难分辨出快速滑球的球路。考虑及此,我已确知‘魔术’之谜了。”
“真的吗?我还是不明白。”大八木说。
“只有一种可能性。打击者出棒后至击中球之间,等于投手球离手至球到达本垒板之间,亦即,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应该是这样吧!”大八木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但是,球在空中时能确知球路吗?”“可以!更正确地说,应该是测出球速的差异吧!”
“是用测速枪?”桑原大声问。
中山轻轻点头。“不错。还有一样,就是个人电脑。习志野西和信光在每场比赛都派有侦察部队带着个人电脑和测速枪坐在内野看台,这就是他们使用的‘魔术’之秘密。”
“测速枪和个人电脑吗……”大八木喃喃说着。似乎在他的脑海中纠结成团的思维也已解开,开始看情真相了。
中山继续说:“各位都知道,若使用测速枪,能知道投出的球之初速和未速。通常,在球离开投手之手0.5秒,测速枪会测出初速,0.2秒后会测出末速。”
“这我知道,但能够将每一球的速度都传达给打击者吗?”萩野问。
“以目前的科技大概不可能,而且,假定能够做到,也没意义。”
“咦?这话怎说?”
“目前自己想打击的球之球速为多少公里,若在球离开投手之手0.1秒后,打击者才知道,并无用处。事实上,传达给打击者的应该只是投手投出的是直球或变化球,否则,打击者在得到讯息后至击中球的极短时间内,无法来得及反应,因为,没有思考球速为一二〇公里就是曲球之类的时间。毕竟,接获讯号后仍需要条件反射性的反应。”
“需要有多少的时间余裕?”
“以甲子园水准的投手之直球来说,球离开投手之手至接触球棒的时间约为0.5秒,而一般打击者判断投手投出的球是好球或坏球,抑或什么球路,再决定是否打击该球,时间应该是投手球离手后0.25秒左右。所以,如果0.1秒后接获测速枪传达的讯号,理论上会比靠自己眼睛判断早0.15秒知道球路。”
“原来如此!虽然只有极短的时间差,但确实就有利于挥棒反应了。”
“这极短的时间差就有很大作用,所以,我刚才会说‘理论上’对打击者有利。但是,重要的是,由此能充分了解为何要在三局以后才能有效采用‘魔术’的理由。”
中山边看记事本边在桌上的备忘纸上写下数字,是“138、117、136、140、120、134、119、137、137、140、119”。
“这是某报社的测速枪在习志野西的第二回合战中所测出的对方球队之投手投出的球之初速资料,这位投手是以快速球为主要武器的投手,投球形态很单纯,只有直球和曲球两种球路,这点从资料数字中就可看出,亦即,直球球速在一三四至一四〇公里之间,曲球球速在一一七到一二〇公里之间。”
四人看着中山所写的数字,颔首。
“以此为例,球速超过一三〇公里即为直球,一三〇公里以下为曲球,应该不会有错。也就是说,把用测速枪测得的数字输入个人电脑中,如果数字不到一三〇公里,个人电脑即传送讯号给打击者。个人电脑上很可能连接有小型发讯机,能传送讯号至打击者护盔上的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