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chap_r(); 京都有一种料理叫作“家常菜”。
所谓的家常菜,就是用来搭配主食的配菜,但会使用高汤稍微调味,味道清淡朴素,让人觉得很养生,和一般配菜不太一样,可以感受到历史古城京都特有的风情。家常菜原本是一般家庭料理,却意外地适合当下酒菜,和以日本三大名酒产地著称的伏见日本酒更是绝配。自从我在京都首屈一指的酒店街木屋町发现了家常菜非常好吃的小酒馆后,就一直梦想着能带女性来此小酌一杯,于是我便把握这次的良机,带着美星咖啡师前往这间店。
抵达矗立在街道转角的大楼后,再搭乘电梯来到四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挂着门帘的格子拉门另一头似乎在忙着什么,没有半个人出来招呼我们。
“咦?今天没营业吗?”
“里面有人,我想应该有营业吧……我们会不会太早来了呢?”
我确认了营业时间,是晚上六点开始,然后再看向时钟,下午五点四十五分。
“你说对了,这下可糗了。”
我发出干笑以掩饰尴尬,拉门却在这时被拉开,一位看似店员的女性走了出来。
“不好意思,在开店之前能请两位稍候片刻吗?”
当然没问题,毕竟我们来得太早了嘛。
“我们可以替两位保留座位,方便留下大名吗?”
“啊,呃,青色的山,写成‘青山’。”
我往身旁瞥了一眼。咖啡师早已轻轻坐在等候带位的长椅上,拿起手机打发时间了。
看来勉强解决危机了。我松了口气,在咖啡师身旁坐下来。她收起手机,一派悠闲地问:
“是卖家常菜的小酒馆吗?原来您喜欢这种店啊?”
“是啊。虽然没有足以感动人心的豪华菜色,味道却具有怎么吃都不会腻的深度噢。”
“在我心目中,家常菜就等于是过世的太太亲手做的料理。”
我揉了揉眉头。她口中的太太亦即藻川夫人,据说是京都女子。咖啡师虽然不是京都人,但和只住了两年半的我不同,应该有很多机会能接触到京都的饮食文化。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懂得说话。”
“您在说什么呢,我的意思是它让我怀念起太太,我觉得很高兴。”
希望真是如此。因为怕多说多错,我只摸了摸鼻子代替回答。
“让两位久等了,请往这边走。”
刚才的店员带着我们在一个小桌子旁坐下。在室内装潢和小酒馆这称呼不太搭的昏暗店内,仿照路灯装设的暖色灯光相当柔和。我请咖啡师坐在较高级的沙发上,自己则选了张藤椅。
一下子就喝日本酒灌醉自己未免太可惜了,于是我先点了京都当地生产的啤酒。咖啡师则挑了梅酒苏打水,这难以判断她的酒量。接着我们还点了炸面筋、自制蔬菜豆腐丸和煮芋头等下酒菜。
片刻后,手边多了圆锥形啤酒杯和宽口的大香槟杯,穿透杯中的光线将桌面染成了琥珀色。我们各自拿起玻璃杯,先向彼此干杯。
“……干杯的理由是什么呢?”
咖啡师露出浅浅的微笑。
“那就以数字8为理由来干杯吧?”
我还没有发问,她就自动说明了起来。
“十月这个字呢,英文是October。今天我们碰巧遇到的地点是蛸药师通,蛸(章鱼)这个字的英文是octopus,刚好都有‘octo’。”
“我记得‘octo’好像是拉丁语的8的意思。”
“据说October是取自古罗马历中的第八个月分。在日本,‘八’像扇子,有逐渐繁荣的意思,所以被视为是很吉利的数字。如何?这样的解释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