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忽然发现,多少年来忠实职守的那个医院,竟是那么地可有可无。
原来,自己唯一渴望见到的一个人,只是秋姗。
而他最不愿意见到的那些人——一个脑满肠肥的探长、一个表情木讷的巡警和那个自称“侦探”的混蛋公子哥,也会跑来东拉西扯一通,耽误了宝贵的读书时间不说,令自己总也无法摆脱那些古怪事件的阴影……
戎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问研究狂。对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孜孜不倦的探索,就是他自身的生命本身。衣食住行,被降到了最简化的程度。书房和卧室里,放满了中国尚极为珍贵、难得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科学的专业著作:
缪勒的《视觉比较生理学》,贝内克的《心理学教科书》、韦伯的《触觉论》、布雷德的《神经病学》、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马赫的《感觉的分析》,还有出版时间不久的巴甫洛夫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巴特利特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和维戈茨基的《思维和言语》……
戎冀在追求的领域中,却是那么地富有。他几乎把自己丰厚的收入,都投资到了神秘而神圣的探索之中。
他在祥和医院里,曾经有个配合默契的助手,就是护士陈佩兰。这个上海姑娘,对戎冀那非同一般的医术简直就是心怀崇拜——无病呻吟的阔太太们,“疼得要裂开”的脑袋,因为戎冀一场充满暗示性的谈话,加上几十毫升的葡萄糖液或是一包维他命,经常就奇迹般地获得了康复……
一个声称自己在台阶绊了一跤,便从此“下肢瘫痪”的胖夫人,戎冀大夫让她来就诊了十次,每次都在她堆满肥肉的腿上,用碘酒划上一圈黄线,暗示她正在“两寸、两寸地恢复神经的知觉”……后来,奇迹真的发生了——胖太太热泪盈眶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陈佩兰是唯一知道戎冀大夫治疗秘密的护士,她对“暗示疗法”这高明的把戏,隐隐心存快感。也曾暗恋过这位不苟言笑的天才医师。遗憾的是,戎冀似乎是个对女色毫无兴趣的男性。他就像是个活在精神世界中的圣徒。
嫁给了高子昂以后,陈佩兰建议戎冀大夫搬到皇粮胡同自己家的隔壁。租赁这个院子的保人,用的还是自己这个“副市长夫人”的名义。
当高子昂为“公务”,忙到很晚才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多,陈佩兰也越来越经常地带着一个自己信任的下人小夏,提着一壶开水,揣上一小包香片儿,来到二十六号戎冀的住处。她请日常生活乏人关怀的戎冀大夫喝口热茶,说几句医院里的老人旧事,打发下人把他的换洗衣服拿去,洗洗烫烫……
渐渐地陈佩兰发现,自己也开始成为戎冀的病人——需要对人倾诉,需要有人倾听,需要戎冀告诉自己,怎样才能安稳地入睡……
终于有一天,她主动地解开了自己的钮扣……但是,站在自己面前的依然不是一个男人、一个异性,而是一位专家、一位学者。
戎冀需要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具。就在陈佩兰那美丽的胴体旁边,戎冀的观察和体验,被即刻化作实验记录——什么关于女性的“性兴奋点与体液分泌”、“特定的心理和情绪与性感受的关系”等等等等,事无巨细且毫无淫邪色彩地,被写成了一页页学术性的记录。他对照弗洛伊德大师的理论观点,通过活体试验,证实了“性的变位与升华”等等深奥心理学名词的真正含义……
戎冀知道,尽管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尚不允许他的研究成果,在学问的宫殿登堂入室,自己是个孤独的先驱者。总有一天,世界会注意到自己默默无闻的伟大探索……
陈佩兰发现,戎冀也是一个需要崇拜的人物。很快,她也学会了倾听,懂得适时地表示惊叹:
“这些世界著名的心理学试验案例,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