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
“不是我们挖到的。”柳国熙开心地说,“是牛福来前两天锄地的时候刨出来的。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拿回来给我看。你们猜怎么样?居然是一件典型的红山玉猪龙,虽然有点残。”
“哟,真的是玉猪龙?”一直一言不发的谢汝辉激动地问,“能不能让我们也开开眼啊?”
“谢老也是收藏发烧友。”蒋应羽挤眉弄眼地对我说,“他的工资有一半都给潘家园作贡献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过真家伙。”
谢汝辉表情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您老别急,先吃饭嘛。”钱浩文给他盛了一碗汤,“柳老师已经说服福来把玉猪龙捐出来了,将来它就放在我们考古所。我们还打算开一个研讨会,您想看,机会有的是嘛。”
“为什么叫玉……猪龙呢?”秦思伟怕人家笑话他不懂行,于是贴在我耳边低声问,“到底是玉猪还是玉龙?”
“简单地说,就是猪首龙身的玉龙。据说猪在红山文化时期既代表财富,又代表勇猛,所以很受先民的崇拜。”我悄悄告诉他,“你知道华夏银行那个C形龙标志吧?那图案就是赤峰一带出土的一条红山时期的碧玉猪龙,号称中华第一龙,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哦……原来如此。”他点点头,“这样说来,玉猪龙应该很值钱吧?”
“当然值钱啦。”钱浩文似乎觉得秦思伟多此一问,“一件玉猪龙至少也值一百万,要是拿到国外,估计还能翻几番。”
“啊?值这么多钱啊!”秦思伟大惊小怪地说,“那牛福来把它捐献出来,岂不是亏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柳国熙不快地说,“玉猪龙是文物,归国家所有。这是《文物法》规定的。而且,我们也会给捐献者一定的补偿啊。”
“那也补不了一百万嘛。”秦思伟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让他闭嘴。我可不想在饭桌上接受普法教育。
“柳老师,我想趁天还没黑去遗址转转。”蒋应羽问柳国熙,“那里离村子不远吧?”
“不远,出了村子往东南方向大概一公里就是兴隆洼遗址。”柳国熙说,“明天去也来得及呀。”
“我带了小摄像机,想拍一组遗址黄昏时的镜头,回去剪在片子里。”
柳国熙看了看手表:“我一会儿还要去走访几个村民。让浩文带你去吧,李焱跟着我就行了。”
“那我们现在就走吧。”钱浩文对蒋应羽说,“去遗址没法开车,要走将近半个小时呢。”
他们背着摄像机出发了。谢汝辉继续缠着柳国熙要看玉猪龙,秦思伟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起哄要瞻仰国宝,任凭我在桌底下怎么踢他也没用。
“柳老师,就给谢老他们看看嘛。”李焱说。
柳国熙无奈地笑着,转身翻开炕头厚厚的毡垫,从最底下一层摸出一个蓝布手绢包成的小包。谢汝辉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柳国熙打开手绢,露出一件小小的白色玉器。这件玉猪龙是用岫玉雕成的,身体弯曲成C形,直径不到一寸,猪头上的耳朵缺了一块,鼻子部分有黄色的沁色。
“怎么这么小啊。”秦思伟惊讶不已,“这就值上百万?”
谢汝辉则是呆呆地盯着玉猪龙,那垂涎三尺的表情就像一只饿了一个星期的猫看到了肥美的活鱼一样。这时候,沈秀凤给我们端来茶水,开始收拾餐桌。柳国熙迅速地把玉猪龙包好塞到口袋里,等沈秀凤出去了,才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压到毡子下面。谢汝辉恋恋不舍地扫了毡子一眼,轻轻叹了口气,显然还没看够。
喝了一杯茶,柳国熙和李焱收拾东西准备去走访村民。我和秦思伟无事可做,于是打算到村子附近转转。从牛福来家出来后,他一路走,一边不停地用脚踢着